第20章 簡單的快樂(3 / 3)

找女朋友反而是18歲到25歲之間特別想找,性欲望比較強烈。

倒不是說單身主義,隻是越到後麵越不急,不想將就。

做一個獨立、有價值的人,才會學會去愛以及有能力愛另一個人。

也不要試圖去改變另一個人,這是徒勞的,做自己就好。

愛情的起點在於相互吸引和誌趣相投的同行,而不是追逐和依附以及自我感動。

江啟看見過現在很多的情侶都是酒肉情侶,兩個人在一起就隻能吃吃飯,打打遊戲,旅旅遊,互相送點禮物什麼的。

一旦遇到什麼現實的問題就會產生矛盾,比如怎麼掙錢,比如要不要結婚,比如車子房子要怎麼解決。

其實很多情侶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怎麼去幫 TA,而是TA會不會拖累我,我應不應該離開。

不得不說在這個自由戀愛的時代,感情都變得有些廉價了。

很多時候人們不是在找一個共度餘生的伴侶,而是在找一具可以填補欲望的軀殼,搭夥過日子的人而已。

江啟比較傳統,但是遇不到同樣傳統的女孩子,這又能怎麼說呢?

是江啟不想談戀愛結婚嗎?

明明是沒有值得他去喜歡的、願意和他雙向奔赴的女孩子。

如果為了性欲,江啟更不會去結婚。

江啟的教育告訴他:

要當一個負責的男人。

不以結婚為目的這談戀愛都是耍流氓。

所以,江啟不敢輕易談戀愛,因為他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去承擔那個責任。

就是因為這種想法,江啟身邊的有些朋友就會說他的思想太落後了,跟上個世紀的人一樣。

江啟是知道現在社會節奏太快了,人們的生活節奏快,心也靜不下來。

他一直試圖在尋找。

尋找那個,願意陪他慢慢體驗生活的人,願意陪他共度餘生的人。

相信她一直等他,江啟隻是還沒找到她,而在那之前,他會一直尋找的。

江啟也不著急結婚,隻是偶爾感到孤獨,吃飯看電影旅遊都是自己一個人。

他的朋友們,都因為各自工作,喜好脾氣不同,總是使江啟感到熟悉又陌生。

江啟和父母的關係現在也不錯,隻是由於年齡造成的閱曆差距,有些事終究也不能相互理解。

當然誰都沒有錯,隻是江啟從一開始的害怕孤獨變成習慣孤獨。

到現在為止江啟還沒和任何一個女生談過戀愛,所以他期望找到一個可以嚐試互相理解的人。

人生確實是一場孤獨的旅行,慢慢享受吧。

打工的目的是為了後期創業,如果看不到創業希望的話直接躺平享受人生,別聽磚家奮鬥的人生才有意義,人生的意義是經曆和體驗生活,不是給他們割韭菜。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人活著是沒有意義的,但人是一種需要自己賦予意義,才能活下去的生物,所以去碼頭整點薯條!

每個月發的工資或者做生意賺到的錢,全部自己用,知道有多爽嗎?

一個大烤雞腿六塊錢一隻,再來十塊錢的豬頭肉,加上一瓶肥宅快樂水,也才十幾塊錢,它能給人帶來快樂。

賣房和賣高端用品的人可能會說了,你這種快樂實在是太低級了。

咋滴?

你家快樂還分等級啊?

我低消我非常快樂!

但是我知道你們看我這樣,你就不快樂了。

我要為了你們造出來的房和高端用品去拚命的加班,你才會快樂,是不是?

搞兩個六四八去娶紙片人老婆不香嗎?

你們可能又會說了,沉迷於遊戲的快樂是短暫的,是虛擬的,是不存在的。

那人生不也是一場遊戲嗎?

三四十年一眨眼就過去了,還剩那幾十年,運氣好就是八九十歲,運氣不好呢?

玩遊戲遇到難過的關卡,還可以搜攻略或者找大佬帶一下。

人生這場遊戲去哪裏找攻略,甚至還有已經通關的大佬指個反方向。

遊戲可以重打一遍,人生呢?

哪裏有資本再打一次?

其實從經濟消費市場的角度來講,女性消費在所謂舔狗經濟的衰落下被打回原形。

資本就宣揚男性要愛自己,那一頭能賺錢就偏向那一頭。

過幾年男性轉不動了就賺老年人,要麼是鼓勵老年人健康養生的,要麼就是鼓勵兒女孝順要多給老人花錢,再過幾年又有可能是幼兒。

不管風向怎麼變,資本的本質是要兜裏的錢,警惕消費主義,需要的就正常買,不需要的絕對不多花錢。

理性思考,獨立思考,不要被帶節奏。

江啟希望人們的人生是曠野而非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