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下來,江啟知道了許多。
當有人跟自己說顧全大局的時候,自己往往不在局內,當有人說自己要不惜一切代價的時候,往往自己就是那個代價。
普通人是沒有自由和出路的,學技術、進工廠、送外賣、擺地攤、開店、開車等等,都不叫出路,這叫活路。
麵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普通人,是一套標準化的生產線。
讀書、工作、結婚、背貸、生子,供孩子讀書的供孩子讀書,上班的上班,帶孩子的帶孩子。
周而複始,一切看似毫無問題,可每一代人,過的都極其辛苦。
世界上就沒有人不向往自由。
為什麼普通人的家庭總是不和?
看不到未來,毫無價值,家庭怎麼可能和和氣氣?
因為普通,所以好的肉和菜,都要讓給孩子,給孩子新買的衣服,弄髒了打、不穿打、弄破了打,衣服比孩子重要嗎?
因為普通,每天買到的肉和菜不新鮮,都會引發出家庭的爭吵。
這些日積月累的小摩擦,都會加深親情之間的矛盾。
因為普通,一個沒吃過的東西,都要來回推搡個好幾遍,是真的不喜歡吃嗎?
是真的不想吃嗎?
沒有吧。
隻是舍不得而已。
因為普通,所有不必要的開支,都是浪費錢,蛋糕、鮮花,一切儀式感的東西,都是“錢多燒的。”
普通人家庭為什麼不和?
因為普通人隻在乎生存,而不是生活,也沒有所謂的自由。
因為普通人家裏,什麼都比人珍貴。
如果留意過身邊富裕的家庭,會發現他們經常做一件事。
單純因為高興而花錢。
他們會叫上朋友同學,花個幾千上萬去KTV唱歌去酒吧玩。
比如他們心情不好,訂個幾百塊錢精致漂亮的蛋糕。
或者路過花店的時候,就會買一束香氣飄逸的鮮花。
但是這個錢,在大多數普通人的眼裏,是非常沒有必要的,沒用的。
這樣花錢,在普通人的家庭裏,是不被允許的,普通人花的每一分錢,都要有實用的意義。
對於富足的家庭而言。
壞情緒可以通過適當的金錢,降低壞情緒帶來的負麵效果,甚至還會轉換成適當正麵情緒。
好情緒還有好心情的價值,很多時候大於金錢的價值。
而普通家庭,金錢的價值大過情緒的價值,遠遠大過!
這意味著,他們有好情緒卻得不到獎勵,壞情緒堵著得不到疏解。
得不到獎勵的好情緒,會隨著年紀的長大,越來越少。
得不到疏解的壞情緒,每一次產生,都像是在心裏挖了一個深坑。
家庭每一次出現翻舊賬式的爭吵,都會在不知不覺中,把以前的坑給挖大。
一直到所有大大小小的坑,連成一條深不見底的深淵。
時間長了,人就垮掉了。
失去對一切新鮮事物的好奇,失去了的熱愛,失去了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開始擺爛。
普通人家庭最缺的是錢。
缺的也不光是錢。
每一代人都想把下一代人往上抬,長期的貧窮和本身所處的環境,決定了家庭裏每一個人,都毫無情緒價值,代代相傳。
很多普通人父母,種種不可思議的行為,比如哭窮賣慘,無限貶低,打壓對方,一點小事,就暴怒上綱上限。
其實都是在向孩子或者伴侶,索取情緒價值,他們希望伴侶或者孩子,能以絕對優秀的情緒價值,來填補上自己內心的黑洞。
自己則要源源不斷索取發泄。
最可怕的是,越是情緒黑洞的人,就越不自知,越是覺得身邊的所有人,都對ta不好,都欠了ta的。
怪責起別人的來,尤其是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總是毫不留情,總是有無數種理由。
這種家庭的孩子,走入社會後,慢慢的發現,自己的雙商很低,性格極差。
簡直就是父母的翻版。
根本不是家裏迥然不同的異類,反而是脫離自己的家庭後,能漸漸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待人接物,也沒有以前那麼極端刻薄了。
因為沒有情緒黑洞在不斷索取情緒價值,也沒有那麼多戾氣向散發了。
普通人想要翻身,想要變得有價值,想要獲得財富與幸福,首要的就是脫離底層的圈子,因為在底層的世界裏,人永遠比不上一兩個廉價的物件。
普通人家庭使用物件時,都會格外珍惜,尊嚴嘛……
所以人都是環境的產物,什麼樣的年代,就出什麼樣的人。
人與動物是一樣的,當環境惡劣時,首先想到的是生存,而不是生育。
愛情和繁殖是兩回事。
你談繁殖她講愛情,另一半愛的多愛的少,為什麼結婚沒搞清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