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長習慣了早起,太陽剛剛從地平線露出一道金邊,他已經穿戴整齊,走出了門,
秋高氣爽,這個時節每天出來巡村是一種享受,就是不知道,這樣的美景自己還能看幾天呐?
老村長一邊走,一邊努力的將眼前已經看了六十多年的景色記在心裏,
“都說過了奈何橋,喝了孟婆湯就會忘記前塵往事,那時候要是忘了我是櫻桃溝的人,可怎麼辦呢。”
樂悠坐在雲朵上,慢悠悠的跟著步履蹣跚的老人,一步一步丈量著整個櫻桃溝,這裏的一草一木都是他記憶裏最美的樣子。
老村長來到了土地廟前,拿出一塊幹淨的棉布,將整個土地廟裏外打理了一番,終於覺得累了,
他坐在廟前的深潭邊,看著越升越高的太陽,看著來來往往的村民,熟稔的彼此打著招呼,
看著嘻嘻哈哈的娃娃,結伴一起去學堂,身邊還有各家的大黃狗陪伴,
最後,還有悠閑漫步在田埂上的老黃牛,整個櫻桃溝已經蘇醒了。
老村長目送他們走向自己的生活,笑了笑,有些費勁的站了起來,向著家裏走去。
家裏的大瓦房幹淨,整潔,院子裏的棗樹已經好多年了,
老村長在小孫孫的攙扶下,慢慢坐在棗樹下,喝了一口茶,躺了下來:
“我覺得,快了,也許我能見到土地奶奶呢。”
“爺爺,什麼快了?”
老村長笑了笑,沒說話,眯著眼看向湛藍的天空,自言自語道:“這樣的好天氣裏離開,是我的福氣啊。”
小孫孫眼神懵懂,卻又莫名向往:“土地奶奶,是土地廟裏的漂亮姐姐嗎?”
“哎,可不敢這樣說,你要跟著叫土地娘娘,不過土地奶奶一向喜歡小娃娃,童言無忌,她才不會在意。”
“爺爺,為啥你可以叫土地奶奶?”
老村長十分自得的摸了把胡子:“我不一樣,我可是土地奶奶看著出生的,
你祖奶奶說,我可是地神賜過福的孩子,自然是不一樣的。”
老村長說完,就著微涼的秋風,唱起了兒時的歌謠,
這首傳承了幾代人的兒歌此時由年過花甲的老者和黃發垂髫的娃娃一同唱起,好似跨越時空的一場對話。
秋風起,吹散滿天秋葉,棗樹下,老者長長的歎了一口氣,安然的睡下。
不過了多久,老村長再睜開眼睛,卻見到了記憶裏的身影,
一身嫩綠襦裙的少女,笑意盈盈的對他伸手道:“李大妮家的,我來接你啦。”
老者突然像個孩子一般哭了起來,連忙伸出手拉住少女的的手:
“我就知道您會來接我的,我這一輩子這麼努力,您怎麼會不來接我。”
樂悠笑了,抬起手將老者的淚水擦掉:“辛苦啦,我就知道小石頭一定會過好這一生。走吧,時候到了。”
老村長一邊擦眼淚,一邊笑著點頭,一路上如同孩童一般,拉著樂悠的衣袖,絮絮叨叨著這一輩子的開心、失望、心酸,像是終於找到了可以傾訴的人:
“爹娘在世的時候,我不敢說太多,怕他們擔心的,
後來,他們走了,我也沒人可以說了,孩子還依靠我,整個村子還指望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