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關於寧安郡主的番外(1 / 1)

寧安什麼時候知道自己是女子的?

是父皇駕崩第二日。

從小到大,所有人都尊她為七皇子,她以為男子就是她這樣的。

從出生開始就是個皇子,從小學四書五經君子六藝。她的騎射是父皇手把手教的,放眼整個京城無人能及。

她隨父皇打獵騎馬,一次意外不慎墜入懸崖,與父皇一起逃出來。彼時她才十一歲。

寧安敬重自己太子皇兄,可也覺得皇兄身體不太好。這樣的人做皇帝會損壽命,那一日她飲酒醉便對皇兄說:太子皇兄,以後我給你當皇帝吧!你就能好好養身體。

這一句話埋下寧安郡主一生的苦果,也讓太子皇兄對她猜忌一世。

後來父皇駕崩,第二日她就成了女子。沒人告訴她一個皇子,本該封為王爺怎麼會被封為長公主?

寧安哭鬧,她不願受長公主的封號,她是男子啊,她還有看中的宮女,打算要來伺候她的。

她本該是王爺的,為什麼變成了長公主。

可不管她怎麼哭鬧都沒用,母妃那一次結結實實打了她一巴掌。皇兄還是憐惜她,既然不要長公主那就改做郡主,天下裏唯一的郡主。

但寧安並不開心,因為她是想要王爺。最後還是礙於母妃她妥協了,接下郡主的封號,可是皇兄卻不肯給她一個昭字。

她想要寧昭,但是皇兄隻願給她一個寧安。

太後在世時,她一直被教導:你是個女子就該賢良淑德,嫁人生子。

每每如此,她都會心裏嗤笑:什麼東西?我就要攪動朝堂,就要去做我要做的事情。

我雖然連連稱是,但是頭沒低。

太後臨死前送給她不少嫁妝,但那是嫁妝?不,那是警告,警告她不要動歪心思。

寧安不在乎己身是男是女,於她來說男或女不妨礙她要做的事情。

皇兄與皇後伉儷情深,生下太子。皇後聯通外戚把持朝政,買官賣官,皇兄因為愛,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些她都知道。

她一直覺得,皇兄不配當一個皇帝。千千萬萬百姓比不得你的皇後?

可是,她在皇後身上看到了和她一樣的東西。

所以,她刻意接近皇後、太子,慢慢融入這個勢力集團。最後,半年的藥送走了豔絕天下,皇兄摯愛的皇後。

皇兄因皇後病逝勾起了深埋多年的病症,開始三天兩頭的發病。

她順利成為外戚勢力的領頭人,當然這些還不夠,因為朝堂還有一個明玄。

明玄是她最大的敵人。

明玄是皇兄為太子準備的刀,除掉外戚和她,擁護太子榮登大寶,最後太子成年再攝朝政,這把刀便失去用處,等待明玄的結果和她是一樣的。

可惜,這個明玄她看得出與她也是一樣的。

她的心扭曲複雜,對待皇兄太子她恨也愛啊,那都是手足骨血。而且皇兄對她,是真的疼愛。

至於外戚勢力,她一邊享受著他們帶來的榮光權勢,一邊怨恨他們對百姓的苛政。

多年來,權勢在她心裏擴張到無以複加的地步,她最想要的其實心裏一直都知道,那就是——權!

而且是皇權。

這些年與明玄朝堂爭鬥多年,她卻看上了小姣姣。

小姣姣總是愛笑,盈盈一水的溫柔都在眼裏。她總是包容所有人,對所有人表達善意。

多麼美好的一個人啊,可惜不是她的。

她想過把人搶過來,但這樣會妨礙到她的計劃,隻能眼睜睜看著她嫁給明玄。

隨著皇兄身體越來越差,她也越來越緊張。寧安用小姣姣做餌算計明玄,打掉她腹中胎兒,這個念頭她有私心,她不想讓小姣姣為明玄生下孩子。

不論怎麼努力,最後她還是輸了,輸在自己身上,輸在十幾年前她的那一句醉話上。

皇兄全心全意愛著皇後和太子,愛之深則為其計之深遠。

所以皇兄不可能會讓她攝政勤王,因為她有心當女帝而且還是皇室血脈,這些年把持朝政,名正言順。

可惜,明玄也不是什麼好人呐。她不知皇兄到底看沒看出來明玄的野心,但是她不願提醒。

是怨恨?或許是想看明玄治下百姓會不會國泰民安,亦或是對太子的厭惡。

我此生攪動風雨,做什麼都不曾後悔。可我對不起小姣姣和百姓,隻願她從此福壽綿長。隻願明玄能信守諾言,讓天下百姓,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