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羅浮已經看出來了,這兩人都是有這樣的想法,但是他們具體落到實處的東西卻還沒有想到。

所以羅浮此時終於開口說:“我給你們一個建議,假如說……我是說假如有一天,我們造反真能成功的話,就得按這樣來。”

“你說。”秦始皇很認真地開口道。

“首先,是得開民智,民智開到了一定程度,會有兩個方向去走。”

“哪兩個方向?”

“第一,官府大力吸納這些人才進來,可不是破格錄用那麼簡單,而是得有一個明確的製度讓他們進來!”

“什麼樣的製度?”李斯與秦始皇齊聲發問。

“科舉!”羅浮平靜地回答。

科舉?

兩人一臉懵。

“比如說……”羅浮淡淡地道,“我們可以一年考一次,或者是兩年考一次。官府在全國任何一個地方,隻要是有人的地方,設置了郡縣的地方,都推行我們的教育,在鎮上設置私塾,在郡縣設置書院,大家使用統一的書本,給大家授課,然後每年在某一個時間節點,讓他們這些人去考試。”

“第一級別,可以由郡縣考,考上,可以取得功名,可以為吏!”

“第二級別,一年一度,由考上第一級別的人赴各州前往考試,考中者,亦有功名在身,亦可為吏!”

“第三級別,兩年一度,由考上第二級別的人前往京城,統一大考,考中者,可由天子任命其為官。”

“這樣,我們才能將那些教化過的普通百姓招納到天子的腳下,亦是在官府之中,替我們天子出力。”

“如此一來,既讓這些有學識之人不再鬧事,同時也可以讓他們進入到朝堂之中,分散那些勳貴的權重。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的就是這樣有學識的人進來,我們才能進步。”

“而那些考中前兩級者,他們雖然不能為貴,但是因為他們識字,懂不少東西,可以為吏,鑽研某一行,甚至有可能會產生另外一種變化。推動著我們社會的前進,這些,就是我說的第二點了,就是我們的民智要是開化到了一定的程度,那麼我們的社會就會開始出現其他的東西了,會在民間推動著我們的社會往前走。”

……

當羅浮說完這些之後,秦始皇三個人已經完全呆住了。

激動萬分!

都是政治老手,都能明白其他的意義,還有所產生的影響。

“平民百姓,他們一朝入朝堂,又不像世家勳貴那般有著根深蒂固的實力,相對來說,我們控製他們反倒是容易得多了。”

“這樣一來,倒是把那些根基深厚的世家大族有可能取而代之。”

“軟刀子殺人,果然厲害!”秦始皇雙眼放光地看著羅浮。

李斯更是喃喃道:“天才,難道他真的是天才!”

扶蘇已經隻能說臥槽了。

自己叫他一聲老師,好像不虧呀。

羅浮笑著看了他們一眼,心說這可是來自於幾千年之後的智慧,你能說不好嗎?

而且科舉製度其實也是從隋唐開始的,但是真正完善的卻是宋之後了。

這中間還隔著好幾百年呢。

我倒好,一來就給你上成熟的,你們當然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