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840年,英國以堅船利炮轟開晚清塵封數百年的國門,拉開了中華民族近代恥辱曆的序幕。從那時開始,無數華夏子孫就投入到了救國於危難、救民與水火的偉大征程。他們以不同的身份活躍在各行各業,傾盡自己的一切力量逆天而行,隻為將中華這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從帝國列強魔爪裏拯救出來。在這其中,有少數人奇跡的達成了願望,建起了令我們自豪的祖國無憾回家,但是有更多人則心懷不甘的倒在了染遍鮮血的失敗道路上,甚至都沒能留下自己努力過、犧牲過的曆史印記。
本書就將帶你走近這麼一群倒在了失敗道路上、沒留能一撮骨灰的衛國戰士,走近這麼一支投身於國防、傾盡全力以武止戈的勇猛孤軍。時過境遷,屈辱早已離我們遠去,在這個國富民強的和平年代讓我們用這簡單的文字來致敬昔日隕落的英雄們。
就如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所述: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曆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1894年,11月21日——遼東半島·旅順】
梳著大辮子,頭戴涼帽,身著黑色衣裝的清軍官兵們密密麻麻的聚城牆頂端。盡管他們一個個腰掛刺刀、手握毛瑟M1871步槍——從頭到腳全副武裝,可是臉上卻都是一副恐懼的神色。
沉悶的炮聲在天空中隆隆作響,遠處山腰上的海防炮朝著碧藍的大海打出了一炮又一炮。
城樓頂部,一位清軍軍校級官長站在窗前使用單筒望遠鏡遙望著遠方山腰上的岸炮炮台。他隱約模糊的看到炮台上硝煙滾滾,爆炸的火花此落彼起,炮台上的清軍炮兵們冒著炮火向敵人的軍艦打出了一炮又一炮,傷亡極其慘重。軍校歎了口氣,很是力不從心的說:“才隻打了一天而已,炮台就全沒了;水師那麼多鐵甲戰艦,可是卻沒有炮彈用,這仗……怎麼打怎麼輸,簡直給老祖宗丟臉啊!”
突然,一名清軍士兵焦急忙慌的跑到官長身後大聲說:“軍校,大都統命令,全線後撤!”
“什麼?全線後撤?”官長收起望遠鏡回頭質問士兵說:“我們撤了,旅順的父老鄉親怎麼辦?扔給東洋人嗎?”
士兵很認真的回答道:“這個大都統沒說。不過,他要求各級部隊必須嚴格恪守軍令!膽敢違令者,殺無赦!”
“知道了!”官長憤憤不滿的說。而後,他戀戀不舍的退離窗口,轉身闊步走向樓梯。
——
官長來到樓下,對樓下的部隊各級頭領命令道:“大都統有令!放棄城池,全線撤退!”
“喳!”眾頭領異口同聲的說。
……旅順某地·晚間……
清兵白天剛一撤走,日寇就衝進了城池。他們穿著深藍色的衣服和褲子,背著行李包,手握單發村田步槍以兩列縱隊在街道上大搖大擺的行進。一路上他們用日語高奏凱歌,全然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隊伍全部進入城池後,走在最前麵的那位穿紅褲子的軍官命令部隊停止了前進。
東洋鬼子們麵麵相覷,不約而同的興奮了起來。他們緊緊的抓住了自己的步槍和武士刀,強盜的欲望正在讓他們一點點失去理智。
軍官將指揮刀拔出劍鞘,並向前高舉起大喊:“殺!(日語)”話落,東洋鬼子們立刻散開,緊接著……哭聲、喊聲、廝殺聲、慘叫聲便開始自城門開始,向城中蔓延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