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無名的朝代,生在宰相府(1 / 2)

大雪紛飛,將大京都的梁上之瓦都蓋了個密不透風,白白一片,座座青瓦房圍堵出的街上叫賣聲、交談聲交雜在一起,熱包子的蒸氣將瓦上的雪融化,滴落下來就成了三兩個水坑,偶有人小心翼翼的談論著什麼,就會有人走上前警告:莫談國事。

西府,自古以來都是帝王必爭之地,這裏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盆地特有的地勢組成一道道天然屏障,即使沒有太多軍隊守護也能享受一百來年的太平。

玄合30年,年僅45歲的帝王去世,帝王無子,選出新一代的繼承人成了當務之急。王皇後麵目表情的坐在簾後,殿下的十來個大臣心情很忐忑,皆彎著腰,時不時的與同僚用眼神溝通著,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筆帳,這是個契機:或飛黃騰達、或為以後的淒慘人生埋下伏筆。

城外,一列軍隊正徐徐而來,領頭的是個年輕人,看年紀不過二十出頭,眉宇間的清秀似乎與他身著的亮金盔甲格格不入,這樣的人或許當書生要好的多。帥旗上一個‘李’字用水墨紋得異常飄逸,士兵都是麵無表情的捏著手中的長槍,不過看得出他們對這個年輕的將領很是敬重。

從軍隊後列又一個青年駕馬而來,與書生將領並駕而行。

“二弟,你對這次父親的緊急召喚怎麼看?或者說你心裏對誰更看好些,文王、景王還是其他?”

“無所謂。反正誰當帝王都一樣,大成自建立到現在都是重文輕武,我們這些武將是得不到重用的,再說我也沒想過去爭什麼,能這樣安安穩穩的過完這一生我就很滿足了!”

“沒野心的家夥,嗬嗬……”

書生將領看了看自己的大哥,別過頭去沒有再說什麼。

軍隊入城,擋路的百姓都自覺的讓開了道,不是因為軍隊的威嚴不可冒犯,而僅僅是看到了騎在高頭大馬上領頭的那個書生將領,於是聲聲呐喊此起彼伏,“千手、千手、千手……”

千手是百姓送給書生將領的外號,在西府城,比起他的本名李澤人們更願意叫他這個,原因無它,李澤雖貴為正宰相李剛之子卻喜歡幫助窮者、弱者,沒有生在富貴人家的驕奢之氣,在人心不古的今天,人們將他比作千手觀音倒也名副其實。

李澤狠狠的衝百姓揮了揮手,對來迎接的大小官吏則是不耐煩的癟了癟嘴。

獨自駕馬往皇宮方向行去,遠離了那些所謂大臣的阿諛奉承,李澤知道,那些官職甚至比自己還大的大臣都是看在自己父親的麵子上才來的,自己,自己又算個什麼東西。

抬頭望向天空,飄下的大雪讓視線看不到太遠,天很亮,亮得透著股不真實的味道。

不到半柱香的時間,李澤便來到了大成皇宮門外,將馬繩交與守門的士兵手中,無可奈何的邁著小步往大殿走去。皇宮相對簡陋,甚至比不上某些大臣們的府宅,在大成國,皇帝節儉顯然已經成了一種習慣,好的習慣。

老遠就能聽到王皇後的嗬斥聲:“李丞相,你這是什麼意思,哀家說立景王你說不行,哀家說立文王你又說不行,難道立皇帝還得你說了才算?你有沒有把哀家放在眼裏!”

“老臣並未有冒犯之意,隻是文王自幼輕浮,不可為君;景王則更傾情於書畫,立這種人為主恐怕會毀了大成國的千秋社稷!”

“那你倒是推薦一個人出來讓哀家瞧瞧……”

“老臣覺得,武王合適!”

原先跪在李剛旁邊的王充聞言站了起來,衝王皇後深鞠了一躬,後又看了李剛一眼,這個王充可是窺探宰相之位已久,他想,先帝在時,李剛就做了6年宰相,如果讓他推舉的武王做了皇帝,到時武王登基李剛就有了擁立之功,恐怕這個宰相他就永遠坐穩了,瞧見王皇後已對李剛已不滿,王充自覺這是個機會,於是啟奏道:“臣覺得不可,武王就是一介武夫,這樣的人萬萬不可立王!”

“卿家所言極是,這武王生性頑劣,如何能做得了一國之君!”王皇後見有人出來反對自然是欣喜非常,倒不是她覺得武王真的差,隻是想打壓打壓這個李剛囂張的氣焰罷了!

“武王雖頑劣,但念在其年紀尚輕,隻要好好調教自會成為一代明君。”李剛依舊據理力爭,因為他所見的這些嫡係王子中還就武王趙狄稍好些,其他的幾個則是不堪入目。

王皇後思索片刻後說道:“你說他年紀尚輕?在哀家的印象中他好像也二十有二了吧!”

李剛恭敬道:“是,和犬子李澤一般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