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012 撕裂(1 / 2)

幼年時的江亦就和外婆生活在一個熱鬧的小鎮上,她在那裏度過了十分漫長而平靜的童年時光。

江亦長到十歲以前,她對母親的印象都十分淺淡,亦不親近,隻知兩三年她回來一次會為她買一件新衣,而這件新衣,往往都不是那麼合身。

每次她來,江亦都會瞧見母親拉著外婆的手,兩人躲在房間裏抱頭哭泣,她會訴說她有多麼多麼艱難,需要錢,懇求外婆再借一些給她。雖說是借,可江亦從沒看見她還。

拿了錢她就會停住哭聲,擦拭好眼淚,然後三人和全家一起平平靜靜地吃完年夜飯,還等不到鎮上一年一場的新年煙花,她洗了碗就會走,即便是有一年下了大雪,從小鎮出去的兩條路都被封路,她最終執意要想辦法出去。

母親那麼迫切地想要離開,好似籠中鳥學會扇動翅膀後便對天空有了渴望。她甚至對江亦沒有過多的話要說,隻是一再叮囑她要“好好學習,注意身體”……

江亦有一次陪她等鄉際大巴,那個冬天異常地冷,江亦的手被凍出凍瘡,又癢又痛,那是生平第一次母親去藥店買了藥,她擠出一點藥膏敷在江亦手上細心替江亦抹勻,江亦看著她的臉鼓起勇氣問她“媽,你去哪。”

她回:“去城裏。”

江亦常常想,城裏是不是太好了,否則她怎麼會不想回來。小江亦想挽留她,她想起鄰居小霞告訴她的話,隻要她一鬧,她父親就會留下來多陪她幾天。

她知道如果她哭一哭鬧一鬧或許母親就不想走了,但她沒有這樣做。

鎮上小學教寫作文,以“母親”為題,要求寫出自己母親的特點與母愛。

江亦寫不出,隻好借著範文想象,那篇文章裏說母愛偉大,母親會為了孩子奉獻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

江亦對此抱有懷疑。甚至是麻木、質疑。

成績優秀的江亦那次的作文拿到了全班最高分,語文課上班主任將她的作文念了出來。

並評價“真實、感人、且充滿希望。”

然而實際上,全文沒有一個字發自她內心,她麻木地用上幻想,幻想母親遠隔千裏外仍舊關愛她,幻想她如何勤勞善良……

試卷發下來,她看著手中語文課上的最高分,頭一次覺得難堪。她默不作聲地將這張紙捏成紙團,一把將它狠狠塞進桌箱……

外婆已經很老了,幾個子女長期忽視她,盡管大舅和她們同住一個小鎮,但也隻有重要節日才來。她以天的速度老下去,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她開始咳血,整夜整夜地咳,咳得那麼用力仿佛要把自己內髒咳出來。江亦看得心慌,想給她的子女們打電話,被外婆製止,但她還是偷偷打了這個電話。

之後,病床上的外婆日複一日地塌陷,像是一棵幹枯的樹被土地侵蝕腐爛成了泥,夜裏,她毫無預兆地離去。

她生前所有的財產留給了江亦。

她半輩子辛苦操勞、省吃儉用留下來的全部家當,在離開的那天整整齊齊地擺放在她的病床前,並留下一張紙條,上麵寫著,“我離開後,這裏所有的一切都將留給我的外孫女,亦。”

外婆下葬後三天,估計也就是商量好後大家才把話挑開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