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桃花源的召喚(1 / 3)

於謙祠,門庭冷落,遊客寥寥無幾。祠堂建築白牆灰瓦,朱漆大門,明式祠堂建築顯得十分莊嚴肅穆。

“念詩。”池沐催促道。

“哦。是那首詩嗎?......”正思索著,“哇啊......!”剛想念詩,青讓就被人從後麵拍了一下後腦勺,生疼。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池沐閉著眼睛沉穩地念起了詩。

序廳正中一巨大石灰岩上鐫刻著前言,石灰岩造型取意於謙青少年時所作詩作《石灰吟》,“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也正是於謙一生剛正不阿、兩袖清風高潔品性的真實寫照。

於謙祠正殿內,於公像威嚴端坐,正氣凜然,供桌上的香爐有幾縷緩緩飄散的檀香煙縈繞在那尊背如勁鬆挺拔的雕像,如繞指柔纏百煉鋼般,寧靜,致遠。兩側分別立著兩座恭敬俯首,信服於公的雕像,看服飾及裝備為一側高風亮節的文臣,一側威風健壯的武官。

丹心抗節。

四字禦題,上方懸掛的大氣匾額,黑底金字。似在歌頌風華傲骨,又似對暗世權宜的控訴。

“晚輩謝罪。今受命將祠內魂魄鎮封,願傾己之力護衛英靈獨善經緯,隔絕侵擾。”池沐手拿陰陽八卦羅盤吟念道。

這位英靈是需要鎮封的武魂。

沒時間了。現在主要鎮封的是武靈,已知玄延千年香火葳蕤的寺廟或祠堂並不多,隻是……

但凡香火供奉未曾斷過依然能凝聚人類信仰之力,不管大小祠堂、寺廟、陵墓等祭祀古代先賢聖人,文人武將的地方,隻要有英靈遺留下來的文物、貼身物品或英靈魂魄牽引碎片,哪怕是守墓人代代留傳的守陵傳統,都可能是一種隱患。其中最為道家重視和頭疼的是,其中不免有混亂邪惡的有心之人想挑起爭端,利用英靈的魂舍利召喚侵擾到英靈本體。

魂舍利,是需要凝聚人類的信仰之力後用法訣燃燒英靈屍骨形成的。

隻要找到英靈的陵墓遺骸,用法訣火化焚燒後獲得的珠子就是魂舍利,屆時再利用一股異界能量就能在供奉信仰之地召喚出任何過去真實存在過的曆史人物。

召喚後來到現實世界的英靈需要吸收人類對其信仰之力或者道法術數支撐作為現世立身條件。而魂舍利就能夠吸收人類信仰之力,提供英靈各種行動能力甚至是廝殺戰鬥等的媒介。

大概半年前,道家就觀測到大範圍內磁場和靈場都極不穩定。

一股異常強大且非科學能解釋的異界能量入侵,這種巨大且無解的能量特定使一些能量高可以凝聚人類信仰之力、殺氣重如親自剝奪過人命的亡魂複活重生。

通常來說這些亡魂都是行軍打仗,殺伐敵人的武將。邪能利用他們的祠堂、寺廟、墓地等玄延下來的能凝聚靈場、吸收人類信仰或供奉的高光或極陰之地,死而複生一些武魂。

道家認為它的目的是讓這些英靈相互廝殺,利用英靈或無辜之人的生命來達成祭祀,獻祭英靈凝聚的高級信仰力,汙染並吸取這些力量強大自身,祭祀人類現實世界以複活自己。

它還給出了英靈戰鬥獲勝後的條件:將桃花源變成任何你想存在的世界。

互相殘殺到最後的一位英靈,桃花源將賦予創世理想鄉的能力,將桃花源變成你想要的世界。

屆時被魂舍利召喚出來的英靈可能為了自己的執念或欲望發起戰爭為禍作亂,人類社會將一片大亂。

來自異界的邪能會擾亂人類的心智和靈場,操控人的意誌顛覆世界,挑起人類最原始的暴力,激化人性中的矛盾,創造混亂無序的世界。

這股異界的能量來自人類所認知的美好幻想——完美的烏托邦與華夏文明出現過類似大同世界的桃花源。這些美好的幻想好似被人類龐大的欲望汙染了一樣,無法承受後墮落黑化。

道家給它命名為桃花源。

它的目的是永無止境的戰爭,最終使人類滅亡。

道門早前就做出了防衛,已經把曆朝曆代文臣武將的魂魄全部用鎮封大法進行第一重封印了。防患於未然,讓有祠堂與古墓等被人民百姓沒有間斷地香火供奉過,凝聚靈場強大的英靈再單獨封印多一重封印法訣,為第二重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