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過去,秦焚的芯材料在這期間誕生了,不過真正的材料配比公式隻有秦焚一人知道,公司也不知道出於什麼考慮,僅僅備份了一份放在保險貴,也許是認為這份材料的配比公式並不是終極,這個所謂的成功隻是階段性的。
秦焚研發的這份材料能完全和萬物融合,隻需要操作者的心念觸動,比如說到鎧甲,可將原始的材料放置身體任何部位,個人隻需頭腦呈現自己想要的款式,這份材料就會在自己身體上形成,甚至你要的花紋都可以在這份鎧甲上清晰出現。
有人說,這就像一層在物體上的外皮,有人說這是一件人體的皮膚外衣,有人說這是一層能變幻的薄膜;還有人說,這是一張書皮---。
當然這些說法都對,也不完全對。不管是書皮,外衣,還是薄膜的比喻,都沒有準確說出這份材料的精髓;“活著的,可變化的,不損壞的,因為能自我愈合的,火燒不壞,雷擊無損----“。
事實上,秦焚知道,這份材料的最大成功之處在於他運用了蠶豆空間的土壤,激發了土壤中的生發之力,蘊含之力,以及融合之力,加以其他輔助材質組合而成。
有時,秦焚想,這蠶豆山的空間土壤是否就是為了這份材料的生成而存在,是否是為了這份材料的完美而降臨,當然這些想法僅僅是自己的猜測,他並沒有向別人去傾訴。估計即使自己說了,也不會有幾人相信。
安仁譯在秦焚的研發成功後,找到秦焚作了一次長時間的交談。大致內容如下:
你的成功為大家的地球外探活動打下了基礎,有了這層“芯外衣”的保護,大多數外力(風雷水電等)或是流星隕石的侵擾都將被隔離在外,同時它的親自然物質性,融合性又能粘附任何物體而生存,不用擔心損耗而失去它的價值,我為你感到驕傲!它將被運用到宇宙飛船,火箭,衛星等方麵,以及人們生活中的很多物品上。
今天還想和說的另外一件事,我們的宇宙飛船已經建造成功,其實就是在整個上城的土地中安置了一個動力“心髒”驅動。這個動力心髒足以驅動這塊土地飛行,因為我們本身在懸浮在空中,動力來源於稀土和其他物質的提純配比;同時在大氣層外粘貼了你發明的材料,完全包裹著我們這塊土地,人造太陽和月亮的大小按照這塊土地能承受的較大值建造,水的來源在於土地與太陽之間的自循環產生。這一切都已經檢測多次,現在就差到外太空去檢驗。所以,我們在離開前,需要更多的各類人才,為漫長的旅行做好準備。
近期,我們會向全球發出招賢令,關於這個招賢令的內容,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安仁譯問。
我們去外太空還能回到地球嗎?秦焚問道。
“當然,為什麼不能呢?我們有目標,有方向,自然是可以的”。
我們去外太空的目標是什麼呢?秦焚又問
我們首要目標當然是尋找其他的生命體,這個宇宙足夠大,足以容下任何形態的生命。第二個目標當然是尋找足以讓人延續的物質。地球有一天會消亡,這是規律;同時,有一天人會消耗掉地球所有的資源,物質這些東西隻有越用越少的,那時人該如何生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