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4章 凱旋回朝(求收藏推薦)(1 / 2)

金聲玉振,雅樂之聲典雅悠揚,舞者場麵宏大,加之數十萬人一齊頌唱,充滿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頌歌中,不說場中將士,便是圍觀的百姓們,皆是潸然淚下。許多隨軍旁觀的將士家屬百姓更泣不成聲,很多人道:“如此祭祀,便是戰死也不冤了。”

舞止,樂止,朱慈烺與眾將各官進祠堂,詣神位前上香,所有陣亡家屬代表們在旁邊答禮。

眾家屬臉上又是哀傷,又是自豪,家中男人戰死,豈不悲痛?然靈牌能入忠烈祠讚拜,又是心下溫暖自豪,家中男人,沒有白死。

朱慈烺看著一些將領的掛像,想著這些忠勇的將士們,為了這個國家,獻出了生命,心中不免悲痛,他上了香,拜了數拜。

朱慈烺看著一個將領的遺孀小娘子領著兒子在旁答禮。

朱慈烺看向小娘子,問道:“朕觀小娘子今年不過二十歲,領著不到五歲的孩兒,往後漫長的日子。怎麼過?”

小娘子俏目微紅,低聲拜道:“多謝皇上關懷。民婦並無難處,隻想靜靜帶著兒子,為丈夫守節,將孩子帶大。”

朱慈烺歎道:“好。”

又看向她兒子,這孩子虎頭燕頷,不禁問道:“你知道你父親是為了什麼而死的嗎?”

那孩子並不怕生,看著朱慈烺道:“皇上。娘親說過,父親為了保護鄉親們而死的,長大後,我也要隨皇上殺韃子,為爹爹報仇。”

朱慈烺聽著孩子的話,眼睛不禁有些濕潤,才不到五歲的孩子,心中全是複仇,這些可恨的韃子,於是道:“好孩子!多用功讀些書,到時候考軍事學院,做軍官帶兵向韃子報仇!你叫什麼名字?”

“張衛國!”

上香儀式後,在全數軍民麵前,朱慈烺又親自給陣亡家屬遺孀代表們贈送遺物衣甲,撫恤錢米也一一送到她們手上,每家口田地還將免稅三年。以後她們的家小,都是英烈署第一個援助的對象,逢年過節,英烈署都會下來慰問。

整個祭拜儀式憂傷而悲壯,祭拜場麵,讓眾人大開眼界。

英烈署的設立,完善的撫恤製度,讓將士們可以克服對死亡的恐懼,怪不得虎賁軍百戰百勝。

祭拜後。朱慈烺帶領大軍先轉往寧武關凱旋回朝!等到了北京後犒賞三軍,封賞功臣後,然後才是給將士們分批放假三日,回歸家裏。

--------------

牛家莊大捷的消息,如一陣風似的傳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無數百姓為之歡欣雀躍。它卻影響著每一個平頭百姓的切身利益,就在牛家莊大捷傳來後,京城的米價立刻跌了四成,這足以讓每一個平頭百姓都欣喜若狂。

朱慈烺率領三萬軍隊回京,離京城還有二十裏時,內宮太監小亮子過來稟告說內閣首輔史可法率滿朝文武大臣,在正陽門(1)外率文武百官親自迎接他凱旋歸來。

果然。朱慈烺來到正陽門外便看到一片姹紫嫣紅,內閣首輔史可法看到皇帝來了便沉聲道:“臣史可法率領滿朝文武恭賀皇帝陛下凱旋歸來。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慈烺騎在馬上看著跪在自己麵前的群臣們山呼萬歲!有種格外的感覺,這天下總歸是朕的天下!大軍在手天下我有啊!哈哈哈!

等山呼完了後,朱慈烺也不好拿大連忙下馬將史可法扶了起來,拉著他的手感歎道:“朕雖得大勝,然若無眾位愛卿在京中調度,免去了朕的後顧之憂,恐怕也難以成事!”

朱慈烺的感歎讓許多大臣都深為感動。

這時,一名侍衛官大聲喊道:“時辰到,皇上回宮!”

一輛由九十九名侍衛拉的龍攆緩緩過來。太監小亮子高喊道:“恭請陛下登上龍攆!”

史可法道:“便由臣等為陛下拉攆!”

大臣們也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眾大臣皆高呼道:“請陛下登攆!”

朱慈烺想道讓內閣首輔為他拉攆,傳出去影響不好,於是道:“這龍攆便由侍衛們啦,史愛卿乃國之幹城,豈能做這等事!”

兩名太監來扶著朱慈烺登攆,龍攆緩緩啟動了,九十九名侍衛拉起了龍攆,兩旁則是數千名侍衛嚴密保護,眾大臣皆步行跟在後麵,個個都是滿臉興奮之sè,龍攆緩緩而行,進了正陽門,此時的京城大街上,數十萬百姓夾道熱烈相迎,人頭湧動、聲勢浩大,歡呼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盡管侍衛們用巨盾將龍攆嚴密保護,但京城的百姓們還是太熱情了,不斷擁擠就為了一睹龍顏,朱慈烺也是朝著百姓揮手致意,導致一路上掌聲和歡呼聲更加熱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