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明皇家銀行你聽這名字,都應該明白,這是屬於皇室的銀行,目前還沒開業,不過你要是急著用錢,可以拿著銀票到內庫兌換銀幣,要是不著急的話,等開業後再兌換吧!按照皇上的設想,皇家銀行隻在每個省的省府開設分行,業務範圍跟分布沒有大明銀行那麼廣。而且隻接受皇商,皇室子弟跟勳貴的業務!”朱求桂解釋到。
...............
抄家的得來的商鋪被各大商人瘋搶,除了山西原來商人,京商,魯商,秦商,甚至浙商等,都虎視眈眈看著這塊缺失的空白之地,特別眼饞,被抄沒的,一些黃金地帶的商鋪。
良田宅院,不但山西本地,便是外界,也無數的人垂涎yù滴。
或許,可以吸收一部分人進來。
朱慈烺沉思,山西諸事已定,國庫有了新的進項,該是進行新的規劃,繼續完善行政機構,升級武器,大力發展地方的時候了。
三月十日,除少部分,大部分兵馬都回到了太原,朱慈烺在太原終於有了新動作,集合大軍,下令轉往大同府祭拜。
宣府總兵梁庭光,大同總兵雷耀明,晉王山西巡撫朱求桂,潼關總兵王國光,大同巡撫朱長羅,武清侯李騫,龍驤軍統製朱騫,北鎮撫司指揮使沈亮,戶部尚書胡楊,大理寺卿胡斐為等都有參與。
這大半年來明軍的傷亡不可謂不慘重,其中陣亡者不下三十萬,千裏迢迢,不可能運屍回家,都是帶回骨灰及衣冠安葬,靈牌請入祠內祭拜。陣亡將士的遺物,如盔甲兵器馬匹等,便歸他們家人所有,傳家流下。
還有陣亡的戰馬一樣安葬,這是效仿戚家軍的做法,戰馬死後,隻能埋葬,不許開剝食用,割回耳朵及四蹄與將士一起安葬,旁邊另立一墳。戰馬雖不能言,然與軍士一樣,皆是辛苦為國效力,理應享受將士待遇。
虎賁軍中還加一條,戰馬與軍士一樣,享受祠中靈牌祭祀,忠烈祠中專有一殿,供陣亡戰馬享受香火。虎賁軍中將士,戰士們與戰馬的感情非常深厚,便如親人兄弟一般,戰馬傷亡,一樣悲不自勝。
此舉,讓將士們心中溫暖非常,更增對軍隊的歸屬感。
當下大軍轉往一路前往大同府時,眾多百姓跟隨,一路行進,不斷有各地百姓彙入。浩浩蕩蕩,形成龐大的人流。
大軍到達大同府時,各路口橋麵。更擠滿黑壓壓的當地軍戶民戶,鋪天蓋地的歡呼聲,“皇上萬歲”的聲音不絕。
看著真誠激動的人流,朱慈烺心中暖流陣陣湧動,啊,這就是大明,有這些軍民百姓的支持。自己也不枉此生了。
跟隨大軍的人群越來越多,最後不下二十萬,看著這些如潮的人流,各位跟隨的將官們,也均有熱血沸騰之感。
在軍民百姓的簇擁下,朱慈烺率大軍來到了大同府外十裏地。
此時大同府英烈署的官員,得到消息,率署衙內各官出數裏相迎。
朱慈烺沒有耽擱,大軍轉到忠烈祠,哀樂聲中,將陣亡將士的骨灰盒安葬,朱慈烺與眾將官親自鏟土,晉王朱求桂不顧老年體弱,也伴在朱慈烺身旁忙活。
安葬後,接下來的修葺立牌等,自有英烈署官員處理。
靈牌請入祠內後,才是盛大的祭拜儀式開始。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是古時與軍事並列的國家最重要兩件大事之一,曆朝曆代,都有著嚴格的國家祭祀體係,一般有二。一是中央朝廷祭祀體係,分大祀、中祀、小祀。二是地方祭祀體係,省、府、州、縣等各級祭祀。
朱慈烺以皇帝之尊祭拜當然是以國之正禮,大樂獻祭,設神官,祭享之禮,祭祀音樂,祭祀規程等,均一絲不苟進行,樂舞配奏,莊嚴而隆重。
祭牲、祭器設立,主祭神官喝道:“祭拜開始,起樂!”
又一陪祭神官喝道:“起舞!”
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音,一一敲響,深沉的雅樂中,樂舞佾生,或持龠,或持笙,或持箎,樂舞相合,翩翩起舞。
同時,祠外大廣場,連朱慈烺在內,所有將士行持刀禮,並槍禮,齊聲頌唱:“虎賁起劍兮,策馬區韃寇,將軍星繞兮,勇士月彎弧……忠勇將士兮,曆萬劫不泯,天地玄黃兮,真靈永存在……”
(北京的英烈塔,隻有重要的將領骨灰才會放在那!注釋1:另外這才是真正的三堂會審,因為情節需要把都察院改成錦衣衛了,明為都察院,與刑部、大理寺合稱“三法司”,為中央最高審判機關,凡“三法司”參與審判的稱。三司會審”,習稱“三堂會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