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5章 範府密議(求收藏推薦)(1 / 2)

明末,晉商“八大家”操縱張家口的貿易活動,並以商為名,暗中為滿清輸送軍需物資和情報。他們在滿清最困難的時候給滿清提供糧食。滿清入主中原後,為“財賦有出,國用不匱”,順治初年即將範永鬥、王登庫、靳良玉、王大宇、梁嘉賓、田生蘭、翟堂、黃雲發八位山西有功之商召入京城,賜宴便殿,入籍內務府,封為皇商。

這八大家,正是朱慈烺要朱求桂監控調查的對象!

晉王府中,朱求桂正在大廳內跟朱慈烺做著彙報:“崇禎十七年十月三日,範家,王家,靳家,攜帶鐵料五萬斤,糧草二十萬石,從張家口發往遼東。

崇禎十七年十月十八日,田家,梁家,翟家,黃家,攜帶兵甲刀劍,三萬套,糧草三十五萬石,大同出發,發往遼東。

崇禎十七年....."

“夠了!這幫無恥的JIAN商,國家艱難,還到處發國難財!不殺他們不足矣泄朕之憤!”朱慈烺雖然早就聽說過,滿清八大皇商的名號,本以為自己收複北京後,他們也應該收斂一些,沒想到還是這麼猖獗!簡直是肆無忌憚!

越來越氣的朱慈烺在大廳走來走去,然後停下腳步喊道:“來人哪!給朕把朱騫傳來!”

“奴婢遵旨!”

朱求桂看到皇帝這麼氣急敗壞的要調兵,心中歎口氣,皇上還是太年輕了!立馬跪下道:“皇上息怒,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皇上您想想,現在這麼興師動重大肆抓捕,鬧得滿城風雨,讓全天下人怎麼看?山西的晉商隻是您改革的第一個點,隻要有一個漏網之魚,皇上您今後的改革怕是沒有那麼順利!”

朱慈烺坐在主位上,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仔細回味朱求桂的話。逐漸認可了他的話,於是問道:“計將安出?”

朱求桂神秘的一笑慢步走到朱慈烺麵前,附耳道:“皇上,咱們隻要如此,這般,便大功告成!”

朱慈烺聽完後深以為然,點頭道:“就按皇叔說的辦!馬上施行!”

朱求桂瀟灑的告退了,剛出晉王府的大門,就看到朱騫火急火燎的往裏跑。

朱慈烺正坐在那仔細回想朱求桂的計劃,越想越覺得靠譜,突然被朱騫那一門大嗓子嚇到了:“皇上,皇上,聽說您傳末將來又有大行動了,末將正好在這太原閑的蛋疼呢!”

朱騫一邊嘮叨著一邊走了進來,剛跨進大廳的門檻,頓時發現裏麵的氣氛不對啊!他左右瞄了瞄看到宮女太監都用看傻子樣的眼色看著他,突然感覺後麵貌似有人,剛轉頭就看到一個巨大的黑影直接砸到他的臉上,朱慈烺手拿雞毛撣子不停的打在朱騫身上,邊打便教訓道:“讓你這磕磣孩子總是大嘴巴,說你多少次了,以後口風給老子緊點,生怕別人不知道是吧?你媽媽知道你在外麵這麼吊嗎?”

可憐的朱騫正在晉王府大廳內滿地打滾,淚流滿麵道:“皇上饒命,末將知道錯了!皇上饒命啊!”

-------------------

範永鬥,祖籍山西介休。生活於明末清初的張家口,被一些史家稱為“為明末晉商之奸雄,為滿清周轉所需軍需糧餉,間接為清兵引關,實屬當時漢民族之敗類”。

早在明朝初年,範氏就在張家口和蒙古地區做生意,曆經七代,傳至範永鬥成為張家口地區對滿蒙貿易的漢族大富商,時人稱其“賈於邊城,以信義著”。

當時,居於東北的女真族開始軍事擴張,由於和明王朝的敵對關係,他們所需要的軍事、生活物質,隻能通過張家口的貿易市場獲得,也就是以張家口為基地運轉過去,範永鬥和其他七家商人就開始做這方麵的生意,“與遼左通貨財,久著信義”。

據道光年間的《萬全縣誌》記載:“八家商人者皆山右人,明末時以貿易來張家口。曰:王登庫、靳良玉、範永鬥、王大宇、梁家賓、田生蘭、翟堂、黃永發,自本朝龍興遼左,遣人來口市易者,皆此八家主之。”由於八家商人為清王朝的建立作出了貢獻,所以清朝定鼎後,順治帝沒忘為入主中原建立過赫赫功業的八大商家,在紫禁城設宴款待,並賜給服飾。

順治還要給他們封官賞爵,八大商家受寵若驚,竭力推辭。於是,順治便將他們封為“皇商”(籍隸內務府)。範永鬥被命主持貿易事務,並“賜產張家口為世業”。其餘七家,亦各有封賞。

隆武元年二月三日,此時山西介休範府,幾進幾出的府邸富麗堂皇,門口更是車水馬龍,此刻範府的書房內聚集了一大批人,基本在山西有錢的商家都到齊了,原因無他,身家在十萬兩以上的都收到了,晉王兼任山西巡撫朱求桂的請帖,請所有山西士紳在隆武元年二月十五到晉王府聚餐以答謝士紳們捐輸的軍餉糧草並發下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