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嗡!”
看著天上的波二教練機在天空中飛行。
“學員這麼快就上飛機了?沒有地麵訓練什麼的嗎?”
剛剛和德拉特文代表團商議完飛機設計圖交換條件的秦曉,此時正在站在機場的塔台內,看著航校學員在教員的幫助下笨拙的起飛,他好奇的問著。
李篤德聽到秦曉的問題,放下手中的望遠鏡回應道。
“當然有在地麵上教學,這幾周我們學習了一些飛行理論,要不是能來航校的學員都很寶貴劉校長怕出事我們多學習了一周,不然我們上周就開始飛行訓練了。”
“哦!”
秦曉回到了一聲,這時李篤德也看出秦曉的一臉茫然以後繼續解釋的說道。
“這隻是我們的初步篩選,目的是把那些不適合做飛行員的學員淘汰掉,之後才會開始真正的飛行員訓練,選中的人將會進行為期四個月的地麵教學和體能強化,等到地麵訓練完成後接下來我們就會進行空中技能訓練,從初級空中飛行訓練,到中級飛行訓練最後完成特級飛行訓練總共會用時差不多一年左右。”
恍然聽著李篤德的解釋秦曉明白的點點頭。
現在的訓練計劃已經是李篤德等教官們盡量壓縮訓練科目的時間得來的,如果按照正常的蘇盟飛行員培訓,兩年時間學員也僅僅隻是初步完成了戰鬥機的飛行訓練。
初步了解了飛行員訓練不易的秦曉回到了兵工廠而此時......
轟轟烈烈的大起義進入到了與日軍的僵持當中,這次起義在秦曉這個小翅膀的煽動下出現的較大的改變,起義之初抗日聯軍攻城掠地很快便截斷了日軍從東三省獲取侵略物資的陸上通道。
冀東平原上,這裏是六朝都城的所在地政治地位僅次於淪陷的首都金陵,而地理位置同樣關鍵,冀東平原正處於侵華日軍的陸上南北交通大動脈,關外偽滿和小日本本土所生產的物資以及人員半數以上從此地路過,這也是北方局要在這裏發起大起義的原因之一。
物資的運輸此乃日軍侵略華夏的大動脈,日軍華北方麵軍司令官寺內壽一迅速反應調集兵力準備“圍剿”抗日聯軍。
在抗日聯軍會師後,四縱首長得知日軍即將派出重兵打通交通線,並未像前世一般選擇西撤,而是聽從了zy指令繼續留在冀東堅決打破日軍來勢洶洶的圍剿。
之所以讓四縱首長選擇了與前世不同的選擇,則是因為八路軍不久前的呂梁戰役,那次戰役八路軍全殲日軍一個旅團,打殘日軍一個師團的戰績讓全華夏震驚。
這是全麵抗戰開始後一個手掌都能數過來的重創日軍戰績,也是這次勝利給予了八路軍各級指戰員有一戰勝日軍的信心,這也是四縱首長們選擇留在冀東的原因。
與此同時日軍的部署也並非一成不變,正巧日軍109師團在呂梁戰役中被重創,日軍華北方麵軍在這次戰役中,被八路軍的遊擊戰和破交戰搞的焦頭爛額,於是向大本營提出了將在徐州戰役中損失慘重的第五師團調回華北,配合剛剛駐防到石家莊和保定府的110師團圍剿太行山脈中的抵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