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蜀,成都城。
提香園內,後蜀文皇帝劉敬正興衝衝地看著剛剛落成的新佛堂。這佛堂,彙百家之精華,萃千寺之風雅,宏偉中不失精致,奇巧內不乏大氣。劉敬看了以後分外滿意。他神采奕奕地走在前麵仔細端詳,跟在後麵的既有僧侶也有一眾大臣,分成兩列緊緊跟隨,國師濟德和尚和中書令陳濟世各領其中一列。
此時正是後蜀正元三十年,初春。
後蜀乃是高皇帝劉章所建,立國已經有四十二年。這劉章,原是前朝大唐負責成都府守備的將領,官拜四品忠武將軍。在前朝驃騎大將軍徐巡禮起兵滅唐後,於次年在蜀地自立為帝,建國後蜀,年號嘉平。
劉章並沒有太多過人的才幹,隻不過適逢其時,而且有占得蜀地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才成此大事。
在大亂出起,後蜀未立之前,劉章曾在成都城內遇到過上百的死士的刺殺,幸而命大,逃入了成都城內赫赫有名的靈香寺內,在一眾僧人的拚死護衛下,才逃脫了一劫。
未報大恩,劉章立國後逐將佛教定為國教,並日日親自念經誦佛。自此後蜀上下,上至君王,下至黎民無不對僧侶恭敬有加。在後蜀境內,即便有沒有官員的縣衙,但斷沒有不設佛堂的村鎮。
劉敬自繼位伊始就立下宏願,每年修一座佛堂。這座千佛堂,是後蜀帝劉敬在位以來所修建的第三十座佛堂。
千佛堂,長寬大約百尺,高不過六丈,從內到外雕刻了數以千座的佛像,佛像個個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就連衣帶都雕刻的惟妙惟肖,大有吳帶當風之感。
劉敬看的目不暇接,十分幸喜道:“諸位愛卿請看,這佛堂內上千佛像,姿態各異,竟無一雷同之處,真可謂奪天地之造化,集古今之精華。能看到如此佛堂,朕今天的心情非常的高興!非常的高興!”
中書令陳濟世上前一步,進言道:“啟奏皇上,此佛堂乃是工部尚書餘戶親自督建。集百餘名能工巧匠,足足耗費了九九八十一天建造而成。不但佛堂造的堪稱絕妙,就連工期也暗合九九之數,象征吾皇有萬壽之福,也預示著我朝能萬代永續。實在是一名幹練能臣,望陛下不吝賞賜。”
劉敬連連點頭,說道:“愛卿所言甚是。來人!傳朕的旨意,賞工部尚書餘戶黃金百兩,錦緞十匹,授太子太保銜。所有工匠一並賜賞!”
太監剛要宣旨,工部尚書餘戶就手忙腳亂的從隊列裏滾了出來。跪在地下,神色驚慌,完全沒有一絲得賞後的喜悅,連聲道:“謝主隆恩!謝主隆恩!但還請吾皇收回太子太保的稱號,微臣何德何能敢受此大銜!萬請皇上收回成命。”
陳濟世退開一旁,雙目似閉似開,以手撫須,做悠悠然狀。他越是如此,工部尚書餘戶頭磕的就越發的響亮。左右大臣皆不以怪,後蜀帝劉敬也見怪不怪,道:“餘愛卿,你這是為何?快快起來,你既不求虛名,朕也不勉強。黃金錦緞還是必須賞的。”
餘戶不看帝王,反用眼角瞟了站在一邊的陳濟世,見到陳濟世的嘴角上露出了笑意,才叩首道:“謝主隆恩!臣敢不從命。”
劉敬滿意的看著眾臣,道:“各位愛卿終日隻知辛苦於國事,不爭名奪利。此乃百姓之福,此乃社稷之福,朕心甚慰!朕心甚慰!”
陳濟世道:“這都是陛下調教之功,臣等不敢又半點居功。我後蜀有此繁華盛世,實乃陛下尊先帝高皇帝之遺訓,開田畝,薄賦徭,修寺廟,歸民心所致。吾皇乃是盛世明主,功昭日月。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都齊身叩拜,山呼萬歲。和尚乃世外之人,不尊世俗之禮,但也紛紛頷首。獨有國師濟德和尚和中書令陳濟世帶著滿麵笑容,腰不彎,背不躬,好整以暇的列在皇帝兩邊,安心接受百官之禮。
看完千佛堂,劉敬遊性大發,信步往提香園深處走去。這提香園乃是成都府十二園之首,是仿江南水鄉而建,其中又添加蜀中韻味,兩者渾然一體,相輔相成。清波環繞,花紅柳綠,碧波之上畫舫輕搖,亭台樓閣隱約其中,讓人看了心曠而神怡,喜茫茫而興之無邊。
來到一處堂前,雕梁畫棟,好不精美,但門上兩邊卻是空空蕩蕩。劉敬不禁皺了皺眉頭。
陳濟世道:“陛下,此堂名為玉瀾堂,剛建不久。這玉瀾堂是臣專門為陛下所建,方便陛下偶爾來此,也好有個休息的所在。還請陛下為此堂賜副對聯。”
劉敬一向最自負於文采和佛理,陳濟世這話算是說到他心眼裏了,連道:“好!好!好!不過看見大家興致都很高。那朕就隻出上聯,下聯就要考考眾位愛卿的文采了。先把話說好,對上來自然有獎;要是對不上來,皆要受罰。國師,你們也算上,既然出來遊玩,也要放開才是。”
“阿彌陀佛!”濟德和尚略一頷首,口宣佛號。“既然陛下有如此雅興,貧僧等雖不善辭令,也願竭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