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玉心裏有怨恨、妒忌和壓抑,他想上戰場。
他坐在流蘇公主繡樓的屋頂上,像是屋脊獸一樣,遙望著錢塘江。
這天月亮隱沒,滿天星鬥,就像他雜遝的心事。 他想起流蘇小時候給她講過,她不想長大,大約是對長大有預感,會把生活過得一團糟吧。
如果他不混戰其間,那麼她的生活就如她所願。不能說她的快樂建立在他的痛苦之上,他可以選擇不痛苦。
她不會再見比弗了,他相信。但是比弗會來反複誘惑她。
在露台上吹風的伊麗,看到了王子玉,一躍而起,坐到了王子玉身邊,她對他的痛苦很了解。當初,流蘇給她講述她對比弗的感覺,她甚至是鼓勵的。此刻,看到王子玉如此煩惱、痛苦,她也非常理解。
她覺得這些都是生活本身。
她勸王子玉不要殺比弗,並不是幫流蘇,僅僅因為這件事本身是造惡業的。
在伊麗看來,任何事情,都沒有對錯,隻有自己一時情緒的浮動以及理性能力的較量。
有的人,生來理性能力很強,或者,在情感上天生就屬於專一型。
伊麗不知道怎麼安慰王子玉,隻能靜靜陪她坐著。
“姐姐,我打算去吳越國了,上戰場。我現在看到流蘇,非常痛苦。我想避開她一段時間。你幫我多陪陪她,她很喜歡你、信任你。”王子玉對伊麗說道。
“決定了?”伊麗問道。
“是的。”
“嗯,我會好好照顧流蘇的,我很喜歡這位小公主。”伊麗說道,“如果可以的話,你也帶我去吳越國上戰場,可以嗎?”伊麗說道。
“啊?”王子玉沒想到伊麗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伊麗想要真正了解中國曆史文化,所以很想身在其中去感受。
“可以呀,”王子玉答應著,“走吧。”
他說著,站起來,伊麗緊緊跟隨他,瞬間,他們已經來到了吳越國的王宮。
此刻,永明延壽大師正在和錢弘俶傾心交談,禪師奉勸吳越王納土歸宋。
吳越王內心非常痛苦,一家三代苦心經營的錢氏王朝,就要改姓趙了。不過,錢氏家族,一直都以中原為正朔,這是他們為了這一方土地能夠世代平安、富庶采取的一貫政策,所謂的保境安民。
伊麗不太聽得懂他們的對話,但是她非常喜歡王宮中的氛圍,吳越王和禪師相互之間,恭敬有禮,一個是世俗的王,一個是宗主,惺惺惜惺惺。
不過呢,稱臣於宋朝,卻也要為此付出征戰沙場的代價,要去攻打南唐,完成大宋的統一。
南唐並不像吳越國這樣,誠心地歸順大宋。唇亡齒寒。
伊麗是一個很有耐心的人,聽不懂,也勉強聽著;王子玉是很體貼的,知道她聽不懂,需要他來解釋,還不如就讓她感受一下氛圍,然後離開,不用讓她那麼難受。
他把她帶離吳越王和禪師對話的房間,來到其他房間,讓她欣賞吳越王宮中的華貴。
在這裏,空無一人,伊麗輕鬆了。
她看到中國最好的瓷器,秘色瓷。
王子玉給她解釋,這個就是瓷器史上神秘的秘色瓷,是吳越國的官窯出產供奉給宮中用的。在唐代的時候,已經如此。越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