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王子玉在吳越國修苦行(1 / 2)

吳越國國王錢弘俶令誌逢禪師造理安寺,王子玉加入了,一方麵是為修行計,另一方麵,是準備看準時機把母親投胎到這個時代來。

這個時代的杭州,民富物豐,民風溫柔,佛法興盛,可以幫助母親治愈她內心的傷害,也可以調伏她的殺心和嗔恨。她和王子玉的嬸嬸相互誅殺,已經難解難分到底誰是惡人罪人了。這種糊塗賬,和所謂“屠龍少年終成惡龍”的邏輯一致。

本來一個溫婉大方的女人,變得善妒而惡毒,不置人死地不解恨,犯下了罪惡,王子玉隻是接受了這個事實,並且幫助母親選擇一個適合修行的地方。

接受這個事實,他費了很大的力氣。一個信仰母愛的人,怎麼可能接受母親做錯了的事實呢?這要感謝誌逢禪師了。

他通宵達旦和誌逢禪師參禪悟道,虛心接受禪師的點撥。一天,在晨曦照亮棚屋的一霎,他突然開悟了。

他理解了母親為何糾纏嬸嬸不放,也許是因為他,也許是因為她內心對父親的愛,無論如何,作為一個女人,在情愛和母愛中難舍難分,犯下錯誤而被罰,有沉香救母,還有白蛇娘子的故事。何況,諾大的家業,最後由他一個人繼承了。他家四代單傳,人丁稀少,他還有重振家業、興旺人口的責任。

他在誌逢禪師的茅屋前長跪不起,感恩他的耐心教導。

苦行能夠令人生起強壯的意誌,他曾經想方設法要把現代的重機械帶過來造路造房屋,都不成功。後來禪師又告訴他,這屬於運用神通投機取巧,不是真正踏踏實實修行,他才又憑借少年強壯的身體,然而也是他笨拙單薄的人力挑土扛沙,不畏艱難地幹活了。

先要砍樹,山裏都是上百上千年的古樹,兩人合圍那麼粗,正好可以作為大梁和柱子之用,這是就地取材。設計的大殿坐北朝南,麵朝錢塘江,東麵是九溪十八澗,溪水潺潺。

王子玉砍完樹,開始平整地麵,平整完地麵,又開始製磚,切割石頭。

當巍峨的大殿在大人峰下矗立,王子玉看起來已經三十歲了。誌逢禪師書寫“宗風丕振”掛在山門上。

大殿造好,隻是開始,還有一千多間屋舍需要慢慢建造。不過此時,王子玉的心已經徹底靜了下來,幾乎達到了涅槃之境。心靜了,看什麼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每晚深夜回到家中,他都誦上幾部《心經》給家人。但這力量實在太微弱了,他們依然吵吵鬧鬧,爭執不休。後來,爺爺的鋼琴聲又飄蕩在別墅中。他和母親和嬸嬸一樣,其實什麼都放不下。他能夠做的,隻是繼續加強自己的能力。如果能夠先把母親送到吳越國,那麼至少拆掉了針鋒相對中的一方,另一方就鼓噪不起來了。

已經失去了人身,還是這麼相互仇視、折磨,王子玉搖搖頭。他現在沒有如同童年時那樣感到無力、寂寞和痛苦了。

那時候,他還是一個少年,他稚聲稚氣對爺爺說,“爺爺,我長大了,要娶流蘇姐姐。”

流蘇從五雲山上奔跑下來,充滿了活力,他很羨慕。

他還是一個單純的孩子,以為長大了,任何理想都可以實現。沒想到,他漸漸看出,流蘇心裏還有另一個人的影子。他要等候那個影子慢慢淡去。三角的愛恨情仇,不能讓他們發生。他也為米大可大膽的表白心動,可是,這又違背了他兒時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