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大度的擺擺手,說叫爹叫爺的都沒關係,我們沙陀族不在乎這個。
劉知遠又說,那也沒必要把幽雲十六州都劃給他們呀!
石敬瑭笑笑,反正現在這些地皮又不是我們管轄,他們能打下來就是他們的,打不下來活該他們倒黴。
見石敬瑭都這麼說,大家也不好再說啥了。
耶律阿保機收到了石敬瑭派人送來的投誠書,打開一看,不由得愣了。
因為此時的耶律阿保機不過才三十七歲,而石敬瑭已經四十七,整整比自己大了十歲!
三十多歲的幹爹,收四十多歲的幹兒子,也不知道當著全世界觀眾的麵,自己是不是不好意思答應。
幹爹幹兒子的還不是問題,問題是白得燕雲十六州,這天大的好事送上門再不要,那肯定會被當做傻子。
耶律阿保機當時一拍大腿,立馬寫了回信,答應出兵五萬,幫助石敬瑭奪天下。
契丹的戰鬥力,在那時候肯定是最強的。所以耶律阿保機的五萬大軍到處,以摧枯拉朽般的將後唐那點殘餘勢力掃蕩一空,扶持石敬瑭稱帝,建國號大晉。這就是是五代十國第三個北方政權。
沒幾年,兒皇帝石敬瑭死了,侄子石重貴上位。
隻不過這小夥子覺得稱臣不合適,此時耶律阿保機也掛了,耶律德光在位。石重貴幹脆隻認那邊當爺爺,但是國家不稱臣。
契丹耶律德光當然不幹,兩邊經過幾次殺伐,後晉也就滅了。
先是耶律德光自己稱帝,結果大家不服氣。後晉大臣劉知遠稀裏糊塗的當了皇帝,建立後漢。
後漢的時間更短,隻有短短的四年。劉知遠在位兩年就死了,換了他十八歲的兒子登基後,各地紛紛起兵造反,其中最後成事的就是郭威。
郭威的上位,才是黃袍加身的開創者。
同樣大權在握的郭威,也是接到了報告說遼國大兵壓境,需要出兵抗遼。
結果同樣是走了不遠,大軍紮下營寨,郭威喝了幾杯酒躺下休息。手下幾個大將把黃旗扯下來一個,稀裏糊塗的郭威被大家將黃旗套在身上,被抬出營帳,三軍跪下齊呼萬歲,國家的權力交接就算完成了。郭威就是五代十國北方最後一位開國皇帝,後周太祖。
所以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後來趙匡胤篡奪後周江山,跟郭威奪取後漢時候一模一樣。
其實這話騙騙三歲小孩還可以,稍微有點腦子都不會信這一套。
這玩意如果不是郭威早就安排好的,手下那幫人也不可能這麼幹。表麵上看起來是被手下強迫當皇帝,實際私下裏不知道排練了多少遍,才能拿到台上表演。
跟趙匡胤一樣,等黃袍上了身,遼國入侵的事也就不再提了。大軍返回汴梁,小皇帝交出公章,從此天下不再姓劉,改姓郭。
其實郭威也不姓郭,而是姓常。由於親爹死的早,母親改嫁,隨了郭姓。
五代十國認幹爹成風,有名氣的皇帝都好幾個,所以很多人名字換來換去,也不奇怪。
五代十國的北方到了後周最後一朝,就先把這邊的事放一放,將目光轉向南方。
究竟南方有什麼有趣的酒故事,咱們下回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