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安排人將毛喜抬出去送回家,陳後主覺得掃興,酒宴也就不歡而散。
等第二天陳後主醉酒醒來,想想昨天的事,沒斷片啊。覺得毛喜是故意的。從此毛喜被安排到一個小地方當官,再也得不到陳叔寶信任。
酒色似乎是昏庸皇帝的專利,陳叔寶也不例外,香豔類的詩詞,是他們幾位經常探討的話題。
後宮諸多嬪妃中,陳後主對張麗華情有獨鍾,以至於朝堂大事,都跟張麗華一塊決斷。
天天飲酒作樂,國家大事拋之腦後,也就到了該滅亡的時候。
隋文帝兵馬攻進建康,大將韓擒虎卻找不到這位昏庸皇帝。
後來正打算再到別地方找找,一個士兵聽到井裏好像有說話的聲音,還有一根繩子伸向井底。便對著井裏喊,趕緊出來,再不出來就扔石頭填井啦!
井裏才傳出喊救命聲。
既然有人,那就撈上來吧。
兩個士兵拉繩子,竟然拉不動,讓他們感覺挺奇怪。
又喊過來幾人,大家一塊用力,等拉出來一看,我的乖乖,怪不得倆人拽不動呢,原來一溜陳後主、張麗華、孔貴嬪三個人呀!
首都被拿下,皇帝做了俘虜,公元589年,陳國滅亡。
隋文帝楊堅一統四海,完成了蓋世功勳。
楊堅並沒有殺陳叔寶,相反對他還不錯,喝酒吃飯的經常喊他一塊。
看到陳叔寶嗜酒如命,隋文帝還一度勸他少喝點。後來對身邊人說,還是讓他喝吧,除了喝酒,他還能幹嘛呢!
這段時間,應該說陳叔寶再也不用為了家事國事天下事操心,每天都處於醉酒狀態,也算是可以放心大膽的喝,再也不用管那些亂七八糟的事了。
有天楊堅還問過陳叔寶,酒量有多大?陳叔寶答曰和子弟每天能喝一石。讓楊堅聽的目瞪口呆。
石,是過去的一個計量單位,據說漢朝時候一石大約六十斤左右,到現在基本上是一百斤。隻不過石的計量是空間,也就是現在的升,裝的東西不一樣,重量當然不同。如果是一石酒,在南北朝時候也有一百斤左右。所以陳叔寶回答跟子弟每天喝一石,楊堅才吃驚。並不是因為他舍不得這點酒,而是覺得每天這麼喝,早晚肯定得死在酒裏。
另外他說的跟子弟喝,估計他一個被俘虜的亡國之君,府上不會有太多人,喝酒的更不會太多。所以每天一百斤,他本人怎麼著也得個十斤八斤的吧!
後來被遷居洛陽,病死在洛陽,葬在北邙。也算是得了善終。
南北朝到這裏就結束了。不過隋朝時間比較短,不值當的新開一卷,所以打算跟唐朝放一塊說。
歡迎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