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佛法很感興趣,命人在南京他原來的府邸改造成湘宮寺,建造一座十層高的佛塔。結果也許佛祖對他不感冒,建了兩次都是功虧一簣,半路就塌了。感覺沒這個命的劉彧隻得把原本計劃建十層高的塔,改成兩座五層的,才算完工。
不知道劉彧怎麼想的,我個人看過很多佛塔,但大多層高都是單數。以十三層,十一層和九層的居多。隻是我也搞不懂為什麼是單數,想來這裏麵肯定有什麼講究,請懂得的朋友指點出來。
要說這家夥沒什麼好處吧,還真有點冤枉他。因為劉彧很喜歡書法,特別推崇王羲之和他兒子王獻之,經常和一幫書法家協會的哥們在一塊研究臨摹二王的作品。
說起來王羲之,插播一段有趣的故事。
王羲之那可是東晉乃至中國曆史上少有的書法大家。他的字在當時就已經倍受追捧,以致過年了貼對聯都貼不住,往往剛貼上,一轉眼就被人揭去。
眼看著別人家門口花紅柳綠,而自己這不像個過年的樣子。王羲之揮筆又寫了一幅,貼出去卻沒有揭了。原來上聯著:福無雙至。下聯則是:禍不單行!
大過年的貼這麼晦氣的對聯,難怪沒人揭呢!
第二天一早,鄰居們看時,上下聯各添了三個字,變成了福無雙至今日至,禍不單行昨日行。眾人佩服王羲之書法的同時,也對他的聰明才智讚不絕口。
豬王劉彧研究書法的時候隻是偶爾,他也要學習學習已經死去的大侄子劉子業看裸體舞。
於是召集所有在京的夠品級的官員,舉行盛大的宴會。
喝的酒酣耳熱,不搞點娛樂項目恐怕提不起來氣氛。劉彧命令宮女嬪妃們統統脫光了,在宴會廳跳舞取樂。
和大臣侍從們眼冒綠光,目不轉睛的盯著白花花亂轉悠的美女不同,王皇後用扇子遮住臉,把頭扭向一邊,不願意看。
明帝怒道,說大家都是過來人,誰沒見過誰的呀,這不就是個娛樂項目嘛!
王皇後說,可以取樂的項目很多,幹嘛非得羞辱這些姊妹們呢?
劉彧大怒,吩咐將王皇後趕出去,別在這掃興。
連年打仗再加上劉彧揮霍無度,國庫是早就空了。沒有錢,平民百姓可以勒緊腰帶湊合著過。皇帝沒錢,那可不行。
而來錢最快最直接的方法,除了盤剝百姓之外,就是批發官帽。所以劉彧開始公開賣官鬻爵,每個級別都定了價格,公買公賣童叟無欺。
他想的倒是簡單,但是寵臣阮佃夫和王道隆可不這麼想,不趁著機會加碼賺錢,我們吃誰去呀。
花錢買了官的這些人,大多抱著盡快收回成本創造效益的初衷,大肆盤剝百姓。這樣一來,最後苦的還是老百姓。
但是劉彧才懶得管老百姓死活,繼續奢靡著。
他需要什麼物品時候,需要一件,往往要做幾十上百叫備用。手下的親近人當然高興,順手也能抄兩件拿回家,也是皇帝禦用的東西,夠炫耀幾輩子了。
這家夥胖嘛,喜歡吃甜食,把魚啊肉啊啥的泡在蜂蜜裏吃。
估計甜食吃多了,保不齊得了糖尿病。在位七年的劉彧一病不起,三十四歲的年齡,就一命嗚呼。
臨死前,拉著太子劉昱的手,有氣無力的教導兒子。
欲知明帝說些什麼,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