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王莽這人不愛酒色,可以說一心為公。隻要有了天災,王莽總是帶頭捐款,有時候不但拿出來工資,甚至把車都賣了接濟窮人,所以王莽的口碑在群眾中一直很好。
為了能把控朝政,王莽立了九歲的中山王劉衎,是為漢平帝。
不久廢掉漢平帝,自立門戶, 改國號新,史稱王莽新政。
不得不說,王莽的改革初衷是好的,想法也不錯。隻是在不合適的時間推出了不合適的政策,得罪了既得利益者,最終落得被所有權貴反對。再加上運氣不咋滴,各種天災不斷。老百姓吃不上飯,那就造反唄。
此時勢力最大的數綠林和赤眉兩股勢力。後來綠林軍攻進長安,逃跑途中的王莽被殺。
轟轟烈烈的起義軍中,有位叫劉縯的在舂陵起兵,號舂陵軍。
不久,和親弟弟劉秀兵合一處將打一家,哥倆一塊並肩戰鬥。
東漢定都洛陽,劉秀是為漢光武帝。東漢經曆了光武中興,明章之治,永元之隆後,熱鬧可就來了。
不過我們後人現在看著是熱鬧,但是在當時,對於國家和百姓,絕對是災難。
東漢後期,宦官專權,就發生了一壺酒換來一個地方行政長官的故事。
張讓是漢靈帝時期的宦官,深得漢靈帝寵信,一時間權傾朝野,百官懼怕。
當時每天去張讓府上拜訪的人絡繹不絕,大車小輛的在府門口堵車,交警得經常在那指揮交通。人多的時候,僅府門口停著的車就達幾百上千輛。
看到這就有點想不通了,一來宦官應該是伺候皇上,住宮裏的,怎麼還專門在外麵蓋了府邸,這不影響本職工作嗎?
就好比現在的公務員領導,你上班明明在市政府,卻每天在賓館辦公,想幹嘛?
再就是府門口停車達幾百上千,個人感覺史料記載有點誇張了。
因為那時候的馬車,絕對比現在的加長版汽車占地方大。您各位想想,現在的千兒八百輛汽車得多大的停車場。張讓府門口那停車場,放到現在絕對停兩三千輛汽車沒任何問題。
馬車也是有講究的,跟現在的哪個級別坐什麼車的意思差不多。還記得周昭王西遊吧,秦始皇的老祖宗駕著八匹馬的車,騰雲駕霧般送周天子上西天,說明天子坐的是八匹馬拉的車。
洛陽出土過天子駕六,也就是說發現有明確證據的,天子坐著六馬力的車。
王侯將相一般最多用四匹馬,而一般的公務員,則兩匹馬的居多。否則屬於僭越,肯定要扣分罰款。
至於平民如張果老之流,隻能騎個毛驢,不占用或者少占用公共資源嘛!
那麼張讓府門口即使都是一匹馬拉的車,評書裏常講的好馬,從頭到尾過丈,由蹄至背八尺。您想,長一丈就是三米多,再加上車的長度,怎麼也得五六米了吧。現在的車大部分五米以下,寬不到兩米,所以那時候的馬車,絕對比現在的汽車更占地方。這麼算起來,張讓府門口停車場,妥妥的一個大中型汽車站的規模啊!
每天來拜訪的人那麼多,估計也得叫號吧:請250號訪客到六號門!
多大的衙門養多大的狗,可想而知張讓門口那保安估計鼻孔個個都朝天。
這天眾人正在排隊等著叫號,忽然間保安整齊列隊向前迎來。一時間訪客都伸長脖子,想看看誰這麼有麵子?
欲知來者是誰,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