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葡萄酒香(1 / 2)

張騫等人一路風餐露宿,幾乎算是連滾帶爬的逃出了匈奴控製的地盤,來到大宛國。

可以想象,一路上沒地方洗澡洗衣服,帶著滿身的狐臭味,穿的衣不蔽體的拜見大宛國王,難免會讓人家覺得一路要飯過來的。

問題是在內蒙新疆一路,要飯也不是你想要就能要得著的。筆者數次由京新高速和307國道以及連霍定武高速從內地往返新疆,對一路上的荒涼深有體會。要知道現在人口十四億,比漢朝多多少倍的情況下,幾百公裏看不到人煙還很正常,更何況距現在兩千多年的漢朝啊。

開著四個輪子的車,幾百公裏也許還不覺得什麼。靠兩條腿十一路,在沒有路的沙漠戈壁行走,可不是一般的費勁。

所以當大宛國王看到張騫等人的樣子,肯定得捏著鼻子問話。估計說不了幾句話,就得安排他們先去沐浴更衣。

大漢王朝畢竟聲名遠播,對待人家的外交部長,大宛國王肯定得好好招待。再窮不能窮體麵,再苦不能苦客人。西北地區少數民族一直到現在,對待客人都非常熱情,到他們家裏,傾其所有的招待客人。至於吃飽喝足了自己怎麼過,那是酒醉後醒來的事,現在不考慮。

張騫在這裏吃到了葡萄,品嚐到了葡萄酒。雖然說葡萄酒度數低一些,但是帶著甜味的酒,跟中原糧食釀造的,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現在新疆維吾爾族還有一些自釀的葡萄酒,據說是快發酵成熟時候,殺一個鴿子,將鴿子血滴在酒裏麵,味道才更醇厚。我本人喝過三四個版本的這種酒,其味道說實話不如瓶裝的爽口,但人家確實是真材實料。

白酒也是,真正沒有任何調味的酒,喝著反而不如瓶裝酒。因為瓶裝酒加了水和人工酒精,喝著會更爽一些。如果是純糧固態發酵釀造酒,不放一段時間,反而不好喝。

張騫這次出使,雖然沒能達到預期戰略目的,但無意中開拓了絲綢之路,功勞簿上必須得好好記上一筆。

更重要的是,張騫通過這次出使西域,帶回了葡萄種子,自此以後,中原也慢慢的開始了葡萄種植。

當然啦,西北的農作物到中原種植,肯定需要一定的時間改進和適應,否則長出來的看著可能是那麼個樣子,但是不好吃。

記得那是1985年,親戚從喀什帶了兩個那時候我們叫哈密瓜,其實應該是伽師瓜。我把種子留下來春天種地裏,長勢特別旺盛,結出來的瓜個頭比帶回來的大了幾倍。但就是沒那個味道,吃著跟生吃南瓜差不多。

葡萄酒在西漢時候,比現在的路易十三都稀缺。一直到東漢末年,大宦官張讓受賄收了一鬥葡萄酒,興奮的大筆一揮,直接給批了個涼州市委書記的職務,您說這個酒怎麼樣吧!

後來張騫又隨著衛青的部隊,再一次去了西域,不過依然沒能達到聯合起來對付匈奴的戰略目標。但是這次西域好幾個國家派遣使臣跟隨張騫到漢朝,有的是做抵押,有的來旅遊,絲綢之路算是建立起來了。

經過張騫的分析,漢武帝令張騫到四川建立辦事處,派大批使者向西,以及西南方向聯係其他國家。著名的成語夜郎自大那個夜郎國,就是這個時期發現的。

就在張騫第一次出發前往西域的前一年,家住長安的代郡太守蘇建家迎來了個大胖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