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酒局奇貨(1 / 2)

話說秦昭襄王在位,跟趙國的關係那是三天一小架,五天一大仗,打的不亦樂乎。

中間也有和平共處的時候,但並不多。

秦昭襄王的孫子,當時還是太子的安國君即後來的秦孝文王之子異人,正是在這為數不多的和平時期,被秦國政府送到趙國做抵押。

異人的母親夏姬,屬於不受安國君待見的那種。老娘都不受關注,作為庶出的兒子異人地位當然不會好哪去,所以對於異人的生死,大秦國根本就沒人去關心。

也就可以想象到,秦國不管這個公子的死活。趙國天天跟秦國幹仗,對抵押在這白吃白喝的公子,還能有好臉色嗎?所以異人不但沒地位,花錢都是摳摳索索的。為啥,沒錢呀!

衛國有個萬元戶叫呂不韋,靠低買高賣慢慢發了家。一個偶然的機會,異人和呂不韋共同的朋友在邯鄲請兩位喝酒,倆人坐在一起,開始了錯綜複雜的經濟、感情和政治之路。

咱也不知道呂不韋是不是會相麵,反正第一眼看到異人,就以他敏銳的商業眼光,看上了這位秦國來的落魄公子。並且以專業的商業術語,發出了奇貨可居的感歎。好嘛,把堂堂秦國公子當做貨物了。

由此,奇貨可居這個成語算是流傳下來了。

有很大一部分成語都是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經過司馬遷這些人的總結,一個個精彩紛呈的故事,以濃縮型的方式出現在後人麵前。

喝的有點上頭的呂不韋回到在邯鄲的臨時住所,興奮難捺甚至不顧已經深更半夜的時候,把老爹從睡夢中叫醒,父子倆開始了影響中國曆史的對話。

呂不韋問老爹,種地能得多少利?

老頭回答說十倍。

記得抖音上有個段子,一個玉米棒子好幾百個籽,種到地裏幾個月,一個籽能長出來好幾百個玉米粒,這樣算就是幾百倍的利。笑話歸笑話,種地想要收十倍的利,有點難。

呂不韋又問,販賣金銀珠寶呢?

老爺子說百倍。

怪不得好多賣這玩意的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呢,原來有百倍的利潤啊!

呂不韋再問,投資一個國君呢?

答曰無數。

也就是說能跟著當大領導的混,那回報就不是多少倍的問題了。

呂不韋聽完老爹的分析,已經下定決心,投資這個叫異人的秦國落魄公子。

第二天呂不韋單獨請異人喝酒,現在的異人花錢捉襟見肘,隻要有人請客,基本來者不拒。反正他也沒錢回請,又天天閑的發慌,巴不得有人請客呢。

河北名菜酥魚擺上,老白幹弄一大壇,二人邊喝邊聊。

呂不韋說我能讓公子你飛黃騰達。

異人嗬嗬笑道你自己還沒飛呢,拿什麼讓我飛呀?

呂不韋說公子你飛了,我才能跟著你飛。

倆人這麼一來二去,異人不得不答應配合呂不韋的布局。

道理很簡單,一個落難的公子,看著他老爹和爺爺叱吒風雲,心裏肯定是想要那種生活。即便是希望很渺茫,但試試總比不努力強。

再說了,反正自己現在就一個秦國公子的名頭,別的要啥沒啥。哪怕你老呂是個徹頭徹尾的大騙子,能騙我什麼呢?

所以異人幹脆就豁出去了,愛咋咋滴吧,先傍上個大款過幾天吃喝不愁的日子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