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稱王,最早可以追溯到第六代君王熊渠。
據說這位熊渠滅了周邊幾個小國,天天打勝仗,心裏那是美滋滋的。
酒一喝高,就不管什麼亂七八糟的規矩了。他覺得你們中原人把我們叫蠻夷,我也就別跟你們客氣了。你們周天子能稱王,我當然也可以。並且還不是我自己稱王,而是把三個兒子先封王,這樣從理論上來說,我就是王的老子!
不過酒後的事不能當真,過了不久熊渠覺得不合適,主要是怕中原各國聯合起來討伐楚國,因為個虛名萬一整了個國破家亡,可就不好玩了。所以熊渠把三個兒子的王號又免了。
到了第十七輩的熊通,在幹翻了親哥哥殺光眾侄兒後,心說在哪幹活都要給畫個餅吧。而自從周武王封我們四等公民子爵到現在都幾百年過去了,我們依然還是子爵。
既然你周天子不給我升官,那幹脆我自己來吧。就這樣,熊通自己給自己封王,楚武王!
楚武王之後的楚文王,有一段精彩的故事。
當時的蔡國蔡哀侯當家,他和旁邊一個小國息國(今河南息縣)國君都娶了陳國國君女兒為妻。也就是說,蔡侯和息侯,是連襟關係。
息侯結婚以後,老婆息媯回娘家,路過蔡國要跟姐姐聊聊天,蔡侯肯定要設宴招待,可就出了事。
原來蔡侯這個老色鬼一見息媯,眼珠子都不會轉了。為啥,息媯長的漂亮唄,簡直就是西施的前身。
吃飯喝酒之間,蔡侯假裝喝高了,就用言語挑逗息媯。您想啊,在自己姐姐家裏,被姐夫調戲,除卻部分一見鍾情的,一般人都接受不了吧。
於是息媯就對息侯來了個溫馨提示,說以後少跟蔡侯這種人打交道,老色鬼不是個好玩意。
息侯知道了來龍去脈,肯定不高興,無奈自家國小力薄,明著來幹不過蔡國。
眼珠子轉了幾圈,想到了個餿主意。
息侯派人通知楚成王,說你假裝打我,我向蔡侯求援。等蔡侯軍隊過來,咱倆一塊把蔡國滅了,到時候蔡國的土地都是你楚國的。
此時楚文王把南邊小諸侯國滅的差不多了,正想往中原方向拓展。息侯這個提議,無疑是正瞌睡呢,送來個枕頭。兩下裏一拍即合,依計行事。
劇本都是設定好了的,演起來並不費事。
本來息國生死,蔡哀候並不放在心上。手下大臣說咱們離這麼近,息國若滅,唇亡齒寒呐。
蔡哀候帶著部隊來救息國,不出意外的被楚國擊敗。當蔡哀候帶著敗兵退到息國,在城下喊著開城門時候,不出意外的話還是出了意外。沒想到城門是叫開了,衝出來一隊人馬,和楚軍前後夾擊,活捉了蔡哀候。
此時的蔡哀候終於明白,連襟胳膊肘往外拐,跟楚文王合夥算計自己,不用說那牙根恨的都發癢。
蔡哀候被帶到楚國,楚成王大喊一聲:‘’烹了!‘’
估計那時候煮人的刑罰經常有,當兵士聽到大王開話要煮人,立馬支起大鍋,添水開火。不一時,鍋裏麵水咕嘟咕嘟冒起了泡,把個蔡哀候嚇得尿了幾次。
楚成王似乎聞到了味,皺皺眉道:‘太臭了,脫了衣服再煮,要不然沒法吃。’
正在這緊要關頭,有明白人向楚文王建議,說蔡國位於中原和楚國邊界,如果殺了蔡侯,那以後中原各國都不會和我們友好往來。不如放了蔡侯,顯得咱度量大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