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匆匆似流水,轉眼已過十五年
在蕭峰的治理下,大宸內部國泰民安,再不見流寇叛亂, 大宸帝都更顯繁華。
朝聖殿上
太師啟奏道:“陛下,北境大涼近日屢屢犯我大宸邊境,似有卷土重來之勢”。
如今的太師兩鬢斑白,卻依然野心勃勃,蕭峰看其年邁,特允他上朝不拜、不站,更為他準備了一把椅子。
蕭峰聞言問道:“大涼平靜多年,可知為何突然來犯”
劉奕行禮回答道:“啟稟陛下,大涼今年遭遇天災,下了百年來最大的一場雪,死了不少的牛羊”
蕭峰聽完劉奕的答複點了點頭,稍稍一想便知曉了大涼進犯的用意。
隨即,又有一武將站了出來說道:“陛下,如今大涼內部衰弱,正是琅琊王軍反擊的好時機”
“太師,你覺得呢?”,蕭峰看著臉上平淡坐在椅上太師問說。
太師麵色平淡說道:“陛下,正所謂哀兵必勝,大涼來犯定是存了必死之心,與其與涼軍正麵交戰,不如拖延戰局,時日一長,涼軍必敗無疑。”
朝臣也覺得太師言之有理,蕭峰見眾人並無反對,隨即說道:“既如此,傳孤旨意,讓琅琊王按兵不動,隻需嚴密提防涼軍來襲”
太師隨後向一人遞去眼神,那人心領神會,站了出來說道:“陛下,琅琊王率兵駐守北境多年,可謂是勞苦功高,聽聞王爺先前病了一場,北境環境艱難,不如宣王爺回京調養”
“朱禦史此言何意,你要陛下宣王爺回京,北境涼軍再來犯時,又有誰能抵抗”,薛將軍反駁道。
朱禦史,太師的族中子弟,太師也知曉自己已經年邁,所以早已安排多名族中子弟入朝為官。
朱禦史微微一笑,反懟道:“薛將軍的意思是,北境沒了琅琊王便守不住了嗎?那陛下要滿朝武將又有何用?”
“你...”,薛將軍氣急,可一時又不知要如何駁回,隻能伸出手指指著朱禦史。
朱禦史也不理會薛將軍的動作,隻是繼續說道:“陛下,微臣提議宣琅琊王回京調養身子,另派朝中將領統領琅琊王軍,抵禦涼軍來犯”。
“朱禦史,琅琊王統領琅琊王軍多年,豈能輕易更換”,馮將軍還是如過去一般衝動,一心想替琅琊王說話,卻不知已經中了朱禦史的計。
朱禦史立馬說道:“馮將軍,你的意思是這琅琊王軍隻聽令於琅琊王,不遵陛下旨意嗎?”
此話一出,馮將軍知曉自己先前說錯話了,立馬說道:“陛下明鑒,微臣並非此意”
蕭峰淡然說道:“兩位大人,朝臣可不是你們爭吵的地方”
一直沒有說話的顧老將軍此時挺身而出說道:“陛下,陣前換將乃是兵家大忌”
“顧將軍說的不錯,此時調回琅琊王屬實不妥”,蕭峰點頭說道。
“是,陛下”,朱禦史知曉蕭峰之意,隻能默默退了回去。
蕭峰看了一眼太師等人後又繼續說道:“正如朱禦史所說琅琊王勞苦功高,那孤便在帝都中賜他一座琅琊王府。如今琅琊王之子已經成年,正好接他回帝都居住,免得在北境受苦,各位朝臣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