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有可能退市的妖股(1 / 1)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

今天,上證指數翻紅,而創業板大跌2%!

原因為何?

因為節前,創業板指數漲幅太大。

股市無非就是漲多了就跌,跌多了就漲。

2021年創業板大牛市,而銀行石油等權重股卻死死的趴在底部,一動不動,導致上證指數漲幅有限,因此最近的三年熊市中上證指數沒怎麼下跌,隻有創業板指數連創新低。

創業板連跌三年,且跌幅巨大,因此本輪反彈幅度也最大,短短7天上漲了60%以上,短期漲多了自然就要大幅回調,接下來回踩年線,跌至1800點是大概率事件。

回踩年線之後,創業板會盤整震蕩一段時間,再重新選擇方向,也許走牛、也許走熊,不可定論。

不過,對於一些股市新人而言,關心牛市熊市並無多大的意義,他們更應該關心的是自己手中的股票會不會清零?

曆史上每一輪牛市都會吸引大量的新韭菜進場,新人炒股虧錢屬於正常現象,大多數人虧錢之後都會選擇躺平,這一招在過去30年屢試不爽,例如在2015年的牛市中買入券商股被套,不用怕,隻要不割肉,慢慢等,到了2020年,一波牛市下來,又能扭虧為盈。

但,現在不同了。

明年是退市新規實行的第一年,必然會有大量的垃圾股退市,而節日期間開戶的新股民不可能了解退市規則,他們一般是憑感覺買股票,如果一不小心買到退市股的話,那就不是虧損百分之五六十的事情了,而是血本無歸,資產清零。

更加要命的是,最近大漲的股票有許多都具有退市潛力。

例如銀之傑,每股淨資產0.88元,業績連年虧損,今年上半年又是虧損,每股經營性現金流和未分配利潤均為負值,如果下半年虧損金額繼續擴大的話,那麼淨資產就會由正轉負,股票披星戴帽,變成ST的一員。

銀之傑是大盤股,一旦被ST,在恐慌盤的打壓下,股價跌破一元麵值,退市都是有可能的。

雙成藥業,每股淨資產1塊錢,存貨周轉天數大於300天,一旦業績暴雷,公司大幅計提跌價準備金,那麼淨資產就可能為負,麵臨ST的風險。

彙金科技,上半年營業收入為4500萬元,按照新的退市準則,如果今年營收低於一個億,就要被ST,明年繼續不達標就要退市,誰能保證彙金科技下半年的營收一定超過5500萬元?

還有妖股保變電氣,它的每股淨資產僅有兩毛錢,資產負債率高達90%,庫存高企,大量的應收賬款收不回來,長期不分紅,掃雷寶綜合評分是31分,處於危險邊緣,屬於標準的退市潛力股。

最近大漲的股票有許多都是退市概念股,這些股票長期下跌,機構深套其中,趁著行情好轉,拚命的拉高股價,做一波行情,以便高位出逃,待機構出局之後,股價極有可能持續下跌,直到退市。

這絕非危言聳聽。

泛海建設就是典型案例,2023年,泛海建設的股價被機構爆炒,從0.8元直線上漲到3.3元,漲幅4倍,是當之無愧的大牛股。

然後呢?

股價又從3.3元一路下跌至0.38元,鎖定退市。

類似的股票還有很多,例如左江科技、民生控股、貴人鳥……

今年的退市股票當中有許多都是曾經的妖股牛股,估計明年也是如此,會有大量的妖股牛股淪為退市的垃圾股。

當然,在上漲的時候,一些人會洋洋得意的嘲諷說:“踏空了吧?眼紅了吧?股價漲跌全憑莊家炒作,看什麼基本麵?保變電氣質地再差,但是它的股價在上漲,莊家就喜歡炒作這種垃圾股!”

這個想法在以前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過去的股票不會輕易退市,但現在交易所反複強調要加大退市力度,如果再去追高買入這些具有退市風險的股票,那就是找死!

今年買到退市股票虧錢了,那是交易所的責任,因為它突然修改了遊戲規則;

但是,現在買的銀之傑、彙金科技如果明年退市,就是股民自己的責任!

已經明確規定創業板營收低於一個億,淨資產為負的股票要退市,還去買淨資產幾毛錢、營收幾千萬的垃圾股,虧錢怪誰呢?

如果買的股票因為財務造假而退市,還有獲得賠償的可能。

而銀之傑這樣的股票雖然質地垃圾,但是它沒有造假,一旦退市,股民連獲得賠償的可能性都沒有。

如果買這些股票,那麼就要做好血本無歸的準備,而且虧錢後要想的開,畢竟是自己的責任。

可以想象,幾個月之後,當一大批股票退市的時候,必然又是一片鬼哭狼嚎,那時罵的最慘的人就是現在高喊牛市的這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