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後,在N城的生態故園一隅遺體捐贈者紀念碑前,李潔、唐芬、周周、周菁肅默地站立著。她們早早地來到這裏,隻為了再與劉英說會悄悄話。
這一天,N城紅字會將為劉英在這紀念碑前開一個小小追思會。因為疫情的原因,這個追思會已經遲了兩年
李潔為沒有見劉英最後一麵而遺憾,唐芬流著淚說:"在那個特殊時期,我們同在N城也不能見麵的,更何況你在S城呢,你不要自責了,在這個人人自危的日子裏,我與劉英也沒見幾次麵,不知道她最後的日子是怎麼過的?"
周周沉痛地說:"劉英她早作好了離開的準備。還記得三年前我們在金座酒店那次,其實那時劉英就已簽了全捐協議,周菁幫她辦的,她怕我們難過,不讓周菁告訴我們。"
周菁擦了擦怎麼也擦不幹的眼淚說:"劉英姐是因為小腦萎縮引起並發症而呼吸衰竭,誰也不想發生這種事,但它發生了,那時正是管控最嚴的時候,根本沒來得及送醫,而且除了直係血親,別人是不允許參加送別的,我還是因為是她的全捐協議聯係人才允許見到了她最後一麵,她走得很平靜,我覺得她就是特地選了這個時候離開。"周菁嗚咽著說不下去了。
這時,錢小莊抱著他與許小婧生的女兒來了,錢毅寧走在後麵,手裏捧著劉英的遺像,還有保姆表姐,許小婧沒有出現,錢家的所謂親戚也沒來,劉英生前不待見的人都沒來,錢小莊還是很懂劉英的。
方媛來了,鬱方來了,老車也來了⋯
在這樣一個地方,大家隻是肅默地站著,沒有寒喧。
九點正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來了,周菁與他們確認後,劉英的追思會正式開始。
工作人員把準備好的白色菊花擺成心型,錢毅寧把劉英遺像放在中心,李潔淚眼朦朧中看到劉英在花叢中微笑,她不禁想起了毛澤東的那首《卜算子.詠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尤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隻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這首詩詞是劉英最喜歡的一首,劉英曾與李潔一起欣賞過,記得有一年初春時,她在人民公園碰到也來賞梅的劉英,老友的不期而遇,兩個人開懷大笑,她們賞著幽香的梅花,大聲朗誦毛澤東、陸遊的詩詞,李潔還記得劉英說"俏也不爭春,隻把春來報"比陸遊的"無意苦爭春 ,一任群芳妒"意境更豐富,胸襟氣度更是不可比的。
那時那景尤在眼前,而斯人已逝,怎不叫人傷心難過。
致悼詞的是紅十字會的一個副會長,他高度評價了劉英全捐壯舉,劉英的一對眼角膜幫助一個八歲全盲的小姑娘重見了光明,她的腎幫助了二個飽受透析痛苦的中年人,使他們重新回歸社會,等於救了二個家庭,而她更是將為醫學專家研究SCA提供了最好的第一手資料,相信不久的將來醫學必將攻克SCA,達成劉英女士的遺願。
圍成一圈的人都情不自禁地流淚,有的人更是哭出了聲,錢小莊的小女兒雖然才二歲,卻出奇地乖,看著大家流淚,她也哭到抽搐,錢毅寧更是哭到不能自已,當喊他說幾句時,他隻能哭著喊道:"我媽媽、我媽媽她是一個太好的人,我沒有媽媽了,媽媽你回來啊!"大家再也控製不住哭成一片。錢小莊悲傷到女兒也抱不住,旁邊的老車從他手中接了過來,錢小莊就勢蹲在地上痛哭不已。
最後大家來到生態故園的集中焚燒地,按N城的風俗,把帶過來的紙錢衣物進行了焚燒,唐芬把一捆捆紙錢打散了扔進火爐,嘴裏念念有詞,"劉英啊,沒錢用托夢給我,在那裏不用省,該吃吃該喝喝。"這時一陣風吹過,卷起爐中的紙灰,紙灰順著風飄浮著,打著旋兒,從東麵天空中一架飛機轟鳴著飛過來,鬱方說:"看,劉英坐著飛機來看我們了,她去了天堂。"要是平時大家肯定會說她說的荒唐,可是此刻她這麼說,大家覺得像是真的,大家翹首看著那架飛機飛向高空,向西南方向而去,就好似目送劉英遠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