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祖母夜裏總是歇不好,過幾日將我抄寫的經文送去靈寶寺。”盛明雯囑咐道。
月牙回過神,低聲應是,感歎道:“姑娘至孝。”
盛明雯唇角微揚,不再言語。
沐陽伯散值回來,聽到妻子提到次女被林家二夫人接了去,想了好一會兒,都沒能回憶起次女的長相。
在沐陽伯的記憶中,隻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能見到這個體弱多病的女兒,每次見麵,她都是一副畏畏縮縮膽小怯弱的樣子,實在上不得台麵。
因此聽到妻子提起,還未聽完,便擺了擺手,不耐煩道:“她們姨甥倆也久未見麵,讓明月多住些日子也好。”
“是,我也是這樣想的,但今日明月似乎是在蓮池邊閑逛的時候扭傷了腳,林二夫人身邊的孫嬤嬤似乎對我有些誤會,林家畢竟是昭賢皇後的娘家,我想著明日我是不是登門解釋一下……”
沐陽伯聽了,沉吟片刻,“不用,人走茶涼,何況……”
不知為何,沐陽伯沒有繼續說下去,隻囑咐妻子道:“對於承恩侯府,隻需要做足表麵功夫便是,不值得你放低身段。”
趙行芬不知道丈夫這話是什麼意思,皇上不是很看中昭賢皇後娘家嗎?
當今聖上在先帝時期,不過是冷宮棄妃所生,不受重視,還未成年便被打發去了封地,就連娶妻也是在元德太子提醒下才被先帝記起,後來元德太子遇刺身亡,先帝遭受打擊一病不起,幾位皇子鬥爭激烈,誰都以為下一任皇帝會是占了長子位置的端王,或者是先帝最寵愛的幼子瑞王,誰曾想,居然是早早被打發去封地的晉王登基了。
三年前晉王帶兵入京的場景,趙行芬至今難以忘懷。
因為被那年的變亂嚇到,所以趙行芬參加宮宴時也謹言慎行,也因此不清楚那昭賢皇後是個什麼性子。
皇上的後宮不似先帝那般散漫,她同京中幾位交好的世家婦皆打聽不到後宮的情況,也不知道他喜愛什麼樣的女子。
直到前天昭賢皇後薨逝,皇上悲痛,罷朝三日,他們才知道,原來皇上喜歡的是昭賢皇後那般的女子。
可惜了,雖然昭賢皇後長在京城,但因為林家當年實在是不出眾,而昭賢皇後在閨中時也深居簡出,所以大家也不了解昭賢皇後的性情,隻能從從前伺候過昭賢皇後的婢女口中得知,那是一個頗為和善的女子。
當今聖上如此重情,入宮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可惜她的明雯是等不到下一次的貴女禮聘了。
丈夫曾經在皇帝還是晉王時和他共事過,對於晉王不說熟悉,肯定也是有幾分了解的,三年前晉王起兵時,丈夫也在其中出了力,她家不似承恩侯府那幫靠皇後萌蔭,而是實打實的軍功起家,既然丈夫說不必放低身段,那她也不用再糾結這個事。
於是趙行芬話鋒一轉,說起了盛明月的婚事:“明月年紀不小了,明雯也十七了,我早幾年就在為明月相看人家,而對於明雯,娘那邊的意思是明雯性情模樣都不差,打算送她入宮,但誰知皇上登基三年,沒有禮聘貴女入宮的意思,如今更是取消了選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