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晟朝一十三年,開國皇帝皇甫休駕崩,其長子皇甫樺繼承大統,登基為帝。初時皇甫樺勵精圖治,舉賢重用,唯才是用,大晟皇朝欣欣向榮,一切都如常進行。
然而,皇甫樺心中仍然存在著一個一直困擾著他多年的問題。
他仍然記得,三年前,麟王大婚,他與妻子衛蓮心,也就是當今的皇後,一同去麟王府慶喜,那一日:
-----------【我是時間分割線】-------------
那時,他還是太子,上有父皇,下有虎視眈眈的兄弟,唯一的選擇就是拉攏毫無血緣關係、也無繼位之可能的三弟楊晟涵。誰人不知楊晟涵是將這個大晟皇朝的江山打下來的人?在皇朝裏,絕大多數武將都是他的親信!
拉攏楊晟涵,就意味著將大晟皇朝的一半兵權掌握在了手中。
那時,他隻想拉攏楊晟涵,如此便能阻斷其他兄弟的狼子野心。
所以那時候皇甫樺和楊晟涵走得近,感情也是最為熟絡的。
隻是那一行之後,一切都變了。
那時,他正與楊晟涵坐在屋裏,談天說地,相談甚歡的時候,太子妃衛蓮心忽然回來了。她臉色略顯蒼白,眼神裏隱隱帶有怒火,顯然是被氣得不輕。
“怎麼啦?怎麼這麼生氣?”皇甫樺一眼就看出了妻子的不對勁,於是關切地問道。
衛蓮心走到他身邊,拉了拉他,壓低了聲音對他說道:“妾身身感不適,太子,咱們還是趕緊打道回府吧!”
皇甫樺吃了一驚,握著她的手,隻覺得她的手異常的冰涼。
楊晟涵關切地說道:“嫂子身體不適?要不,我這就召良醫來為嫂子看病?”
若在平常,衛蓮心一定笑著應允,然而今日卻不知道怎麼一回事兒,一反常態,拉著皇甫樺的衣角,麵有不善地說道:“隻是小小不適罷了,不勞三弟操心了。我回去歇息歇息,便就能恢複過來啦!”
楊晟涵瞧她神色略為不悅,語態冰冷,心想難道是誰招惹了衛蓮心不快?於是便就也不多作挽留,親自將人送出了王府。
在回太子府的路上,皇甫樺瞧衛蓮心一路上都陰沉著臉,一言不發的,於是便就忍不住問道:“你今個兒究竟是怎麼了?平常從未見過你這樣子呀!”
衛蓮心思量了片刻,便就忍不住心中的怒氣,將柳懷袖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皇甫樺,不滿地說道:“這柳三姑娘實在是太過分了!這種話竟然敢亂說!這大晟皇朝是我們皇甫家的天下,什麼時候姓楊了?就算三弟是打下這片江山的大功臣,但那也隻是臣子而已,在幾位兄弟中,什麼時候輪得到他來繼承大統?他楊晟涵充其量也隻是一個外人罷了!”
衛蓮心說的是氣話,可落到皇甫樺的耳裏,卻成了隱患。
是呀,他這個時候才想起來,他的目光一直都集中在了與親兄弟們的勾心鬥角之中,卻忽視了看似最無害、最外人的三弟楊晟涵!
這個天下是楊晟涵打下來的,朝中多數大臣都賣他的麵子,整個天下人的心都是向著他的,他若是想要登基為帝,那登高一呼,定然是一呼百應。所以……如果日後他忽然反悔了,想要將這個皇位給收回去,那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也許,到時候,這個大晟皇朝的朝堂上,將沒有皇甫姓!
為此,他不得不防。
皇甫樺與衛蓮心私下商量了一番,決意到,目前皇甫休還健在,皇甫樺還是 太子,還需要結識黨羽,穩定在朝中的根基,而這麟王楊晟涵則是最關鍵的一環,誰能得到他的支持,那就無疑是一大助力,那登基為帝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他們先不論柳懷袖說的“天機”是真是假,都知道現在還不是到與楊晟涵反目成仇的地步,因為他們不拉攏楊晟涵,那自然還會有人要拉攏楊晟涵的,與其便宜了別人,那還不如先為自己所用!
於是他們決定,暫且先與楊晟涵結好,待登上皇位,根基穩定之後,再下手除去楊晟涵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