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新的團隊(2 / 2)

在香港的硬件實驗室,又分為好多個小團隊,從日本、香港、美國高薪聘請不少新的人才,專攻硬盤存儲技術、中央處理器(CPU)技術、圖形處理器(GPU)技術、聲音傳輸技術(聲卡)和顯示屏技術。相信在一兩年後,十一殿堂就可以拿出一個,比現在家庭用個人計算機更適合娛樂,比市麵上FC和SSGⅡ性能更好的產品。

這是計算機對比家用遊戲機優勢所在所決定的,計算機有完善的軟件係統,在兼容性和硬件利用率上,可以全麵壓製家用遊戲機。

一個屬於殷萊汶的電娛時代即將到來。

“把Doors1.0的開發工具包,發送到美國新次元影業來,我會在美國成立一個新的遊戲研發團隊,專門為Doors係統開發軟件。”

北美有名的遊戲開發商,至少都是九十年代以後才逐漸崛起的,他們專注於開發個人計算機上的遊戲,雖然也有在NES上發布過產品,總歸是沒名氣、沒銷量,被埋沒在茫茫遊戲海中。

殷萊汶趁著這個時代,個人計算機功能和性能都不夠完善,抓緊時間打入個人計算機市場。

這個決定是很正確的。

未來的時空中,三星公司和蘋果公司,分別占據五百強企業十三和十五,這是兩家硬件企業。前者完全依靠硬件和電器打入強者之列,後者除了硬件還有軟件平台的收入,穩穩占據排行榜前列。

但五百強五十名以前,都沒有看到一家軟件公司,就連微軟這個PC軟件行業的大鱷,都僅僅排名百名之末。

這就是硬件公司相對於軟件公司的優勢。

這也是為什麼,在未來,微軟公司會入侵遊戲主機市場最根本的原因,他們想要轉型成為硬件公司。

殷萊汶動作很快。

計算機軟件業在美國其實很發達,有很多公司已經都開始為個人計算機開發軟件,無論是原始DOS係統下的軟件,還是已經出售的可視化Windows1.0係統下的軟件。

殷萊汶很快就找齊開發遊戲所需要的人才。

在英語國家,軟件業總是發展的比其他語言國家更迅速,因為他們具備了語言優勢,不僅僅是歐美,還有印度的軟件開發也要比香港、日本等地區來的發達。所以,殷萊汶組建十一殿堂北美遊戲開發小組,根本就不耗吹灰之力。

這個團隊,要比香港本部,遊戲開發團隊要大得多,光是程序員就有數十人,平麵美術和即將培訓成3D美術的員工也有五六十人,再加上提供創意、打雜的策劃四五十人,這個北美開發團隊足有近兩百的人數。

殷萊汶為他們取名為‘守護者’,將他們又分為三個不同項目的小隊伍,分別負責為世嘉合作開發SSGⅡ上新項目的‘戰士隊’,為掌機騎士北美升級版開發新項目的‘刺客隊’,為即將上市的‘娛樂計算機加Doors2.0係統’開發新項目的‘法師隊’。

殷萊汶已經開始展望很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