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票房疲軟症(1 / 2)

因為尋找林青霞的事情,蕭凡在台灣浪費了很多時間,把事情拜托給譚詠麟後,蕭凡就立刻與父母和姐姐告別了,趕回了香港。

在台灣期間,蕭凡也跟周紅他們有過電話聯係的,好在去台灣的時候留的錢多,加上他們用的也比較省,所以也不用擔心他們會沒有錢。

等蕭凡回到香港,也基本上快到三月份了,《最佳拍檔》和《龍少爺》也基本在影院上映方麵進入了尾聲。雖然還有不少影院在上映,但票房大局已定,增加不了多少了。隻要有一些新片上映,這二部影片就會迅速的在影院下映。

因為《小生怕怕》的運營成功,已經讓很多人注意到了這城市喜劇題材。

在香港許氏兄弟也是很出名的,分別為許冠文,許冠武,許冠英,許冠傑。文武英傑合稱許氏一門四傑,許氏也認為城市喜劇很有市場。在80年底就與嘉禾達成了合作的形式,拍攝影片《摩登保鏢》。

《摩登保鏢》現在借著票房高昂的形式,也殺入市場分一杯羹的。而且票房成績也的確不錯,《摩登保鏢》的登場,也導致《最佳拍檔》與《龍少爺》二部影片加速在影院下映。

《最佳拍檔》和《龍少爺》的香港總票房也基本出來了,二部影片在上映一個月之後,距離才逐漸拉開。《最佳拍檔》竟然驚奇的達到了二千五百多萬,而《龍少爺》也超過了二千萬的票房,達到了二千一百萬,比《最佳拍檔》少了四百多萬。

蕭凡從黃百鳴那裏很快的得知了二部影片票房的情況,對於重生而來的他來說,除了驚歎,也不知道如何來說了。

《最佳拍檔》和《龍少爺》的曆史情況,蕭凡是十分清楚的。他一開始也沒有想到這二部影片出現碰撞,會形成一種炒作形式的宣傳效果。而在他編寫劇本的時候,也是沒有詳細考慮拍攝時間的問題,如果考慮到了的話。按照正常邏輯思維,應該會盡量分開二部影片出現碰撞情況的。因為大部分影片出現碰撞,不一定會有這樣的效果,更多的是一部影片迅速滅亡。

二部影片其實在曆史上,也是在同一年上映的。不過月份不同,而且那時候的票價平均比這一年高出二塊錢。現在平均票價也不過是十元,高出二元也就意味著增加20%的票房收入。

《最佳拍檔》在曆史上也就二千六百萬票房,在82年上映的,如果換到現在來講,同樣上座率的情況下,應該在二千二百萬左右票房才對。現在卻有了二千五百萬,對於蕭凡來說,這票房就是一個奇跡。

《最佳拍檔》在蕭凡內心原本預計能超過二千就很不錯了,這部影片被提前了一年多的時間出現。城市喜劇市場還沒有完全打開,很多觀眾的喜好還沒有完全轉變。這就跟武俠迷突然轉變仙俠迷一樣,雖然市場早就呈現疲軟狀態,但一樣還有很多觀眾喜歡看那一類的影片。所以根據市場的情況,蕭凡才對《最佳拍檔》有那樣的評估。

而《龍少爺》的形式正好與《最佳拍檔》相反,它就需要提前一二年上映才會效果更好。在曆史上,《龍少爺》的票房將近一千一百萬,上座率換算到現在,應該一千萬不到的票房。不過因為這一年的市場主流還是屬於這類片子的,蕭凡是預計應該會超過曆史票房才對,起碼在一千五百萬左右。

蕭凡在二部影片票房差距評估算是對了,可總票房的評估卻不符合。這完全是因為出現碰撞而產生的炒作形式導致的。二部影片在蕭凡的預計中都多了五百萬票房,而在這年頭,一部影片能達到總票房五百萬就算不錯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