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隻是新的一年開始而已,香港經濟增長因為比較快。很多影院打算提升電影票價,在香港和台灣的後座票價上一年平均是8塊錢。這一年為了實行調價,一些大型的影院先漲到了十塊錢。
而原本許多影院的股東是商量好了調整計劃的,打算在上半年就把票價調整完畢。可怎麼也沒有想到,票價的調整計劃被打亂了,提前把所有的影院都調到了後座十元的價位。
《龍少爺》與《最佳拍檔》同時在1月1號上映,這二部影片竟然同時受到了觀眾的熱捧。而也因為是同時上映,在播放時間上很難安排。基本是輪流調換著播放時間。
在上一年,新藝城拍攝的《小生怕怕》算是一匹黑馬了,差點把《師弟出馬》第一的位置給搶了。而這次《龍少爺》與《最佳拍檔》的較量,算是在同一起碼線的。
對於《龍少爺》與《最佳拍檔》的競爭到底會如何,蕭凡也難以下結論。如果是在82年這二部影片同時上映的話,蕭凡可以打包票,《龍少爺》肯定沒的比。而現在是81年,而且還才剛1月份,有很多不穩定的因素。
現在新藝城與嘉禾基本上都在盡量統計著這二部影片票房的數據,因為這二部影片的上映,影院經常出現爆滿的情況。就算一開始那些票價調到了十元的影院也不例外,麵臨這樣的情形,其他的影院也把票價調高了。
票價的調高,在不影響上座率的情況下,影片獲得的票房也越多。原本大家都認為這總爆滿的現象持續不了多久,但大家都忘記了一個天時的問題。二部影片都是在1月份上映的,因為競爭原因,分化了觀眾。而二部影片又是在分化觀眾的情況下出現爆滿局麵的,這總情況出現,意味著影院的爆滿將呈現持久狀態。
《小生怕怕》在一開始就出現過影院觀眾爆滿的情況,可那部影片爆滿的持續天數並不長,就是因為票房反響好,又沒有競爭,可以在一天裏,多次播放。
對於現在上映的二部影片出現這樣的情況,蕭凡思考了許久,終於還是得出了一些結論。
首先這二部影片都受大家喜愛,否則二部同時上映,很容易產生對比,而差的一部,自然會死的快。但這次二部影片同時立挺,說明在受歡迎程度上起碼不會相差太大。
而爆滿呈現持續狀態,讓蕭凡想到了一個炒作的觀念。因為二部影片都叫好,電影票很難買到,而越是這樣,就越刺激觀眾想要觀看的內心。讓大家的眼球迅速的注意到了這二部影片上,從這一點已經達到了一種類似炒作的效果。而觀眾隨意看過其中一部影片之後,如果感覺影片十分精彩,自然也會想看另外一部難以買到電影票的電影。同樣,如果一個觀眾看完其中一部影片後,認識不好看,對於另外一部影片也會失去很多觀看的想法。
爆滿的情況一直持續著,當持續到一定時間後,又迎來了天時。2月份就要過年了,雖然飽滿持續不過2月份,但很多人不也是在過年之前就放假了或者拿到過年的錢了嘛。觀看電影的人數自然也要比其他月份多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