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緣由(1 / 2)

韓棟,出生在北方沿海小鎮的普通家庭,爺爺是村裏一把手,韓棟出生的時候,他爺爺已經快要退休了。

他沒有在村子裏享受上官三代的生活,反而剛出生的時候就得了一場大病,最後連跳大神的請到家裏來了,還是沒有用處,就在全家人準備放棄這個長子長孫的時候,有人給出了一個主意:定一個娃娃親,這娃命太薄了,得找個人跟他一起扛。

經過多方尋找,一個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女孩被挑中,雙方用紅紙寫了一張約定之後,韓棟的病漸漸好了起來,有人說是神跡,其實是藥物積累夠了,挺過來了。

在那個剛剛解決了溫飽的年代,韓棟的童年比其他人過的要滋潤的多,他的父母用他爺爺的關係在鎮上的主路邊上開了一家海鮮餐館,雖然談不上賺大錢,但是吃喝不愁,韓棟和他弟弟從小就比別的孩子長得壯實。

韓棟從小和爺爺奶奶在村裏居住,他的父母在鎮上的餐館看店,那時滿大街都是遊手好閑的年輕人,一不小心就會有人翻牆進入偷點魚蝦和肉。

從小被散養的韓棟造就了隨心所欲,孟浪無束的性格,從小學開始學習成績就在中下遊徘徊,隻要放學了,書包一扔,拿一塊煎餅就跑出去玩了,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是村裏的孩子王了。

一晃到了初中,需要到鎮上讀書,韓棟就失去了自由,經常應酬喝醉的父親對他動不動就打罵起來,為了管教韓棟跳脫的性格,他父親托人給他找了個練武的師傅,所謂的練武其實就是民間的父輩傳承,套路基本沒有,都是些下三濫的招式。

初中三年,韓棟一邊上學一邊學武,在加上家裏生活條件較好,初中畢業時,韓棟已經是一個一米七的大小夥子了,為人卻是忠厚老實。

因為中考成績不理想,韓棟也不知道他爸塞了多少錢,才把他弄到了鎮上的高中,排在班裏的最後一名。

班裏的最後一名當然就要坐最後一排,在遠離老師視線的區域裏自由的活動,睡覺、看武俠小說、幫同學傳遞情書,給班裏的小混混藏煙,這些事他都做過,知道他練了三年武,沒有人敢欺負他,都喊他:棟哥。

別人都在緊張的學習中偷偷的早戀,韓棟沒有參與,他知道自己有個娃娃親,從小跟爺爺奶奶長大的他還是很傳統的。

直到高二一天,周末休息回家,他的媽媽告訴他,那個女孩要定親了,因為家裏有兄弟姐妹四個,條件比較差,讀完初中就輟學出去打工了,打工的時候認識了一個男人,就定親了。

她父母托人來說了,當初的娃娃親就是個過場,以後還可以當親戚走,韓棟的母親沒有說什麼,畢竟當初是有求於別人,這麼多年也沒有怎麼來往過。

韓棟聽了以後,心裏好像掉了一塊肉,卻難過不起來,印象裏還是好多年前那個流著鼻涕,頭發枯黃的小丫頭。

回到學校的韓棟更加的沉默寡言,連平時最愛的體育畫報也不想翻,整天渾渾噩噩的過著。

他又是幸運的,他遇到了一位好老師,一位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老頭子,在他眼裏,韓棟不是壞孩子,不是差生,隻是沒有找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