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前剛得到時,光球要黯淡了一些。杜若估計著,等他完全理解這篇武技後,光球應該就會徹底消失了。
雖然這《破陣旗》隻是一篇偏向基礎的武技,但對於杜若這個才剛接觸旗法一天的人來講,足夠吃很久了。
破陣旗,重點在於一個“破”字上。
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這篇旗法武技,是一位將軍在破城之時,部下死傷慘重,手中槍折劍斷,僅剩一杆牙旗後,憑借著一腔憤恨與不甘所創。
據記載,那名將軍手持牙旗,借著風勢,以一當十,硬生生憑著一己之力短暫地攔住了數千敵軍片刻。雖說最後兵敗城破,將軍也戰死沙場,但敵軍也被這位將軍的英勇與不屈所震撼。
為了表達敬佩,敵軍中的一位將軍將這位將軍臨陣所創的旗招記錄了下來,並將其完善成了一門旗法武技傳承下來。
杜若突然想到了昨日在煉武殿內,與自己對陣的持旗石人。
那時的石人身上,確實有一種敗軍之將殊死一搏的殺氣。
可惜在確認了自己所擅長的是旗之後,就無法再與那個石人對戰了。不然若是能再與那石人對練的話,杜若應該就能快速掌握這門武技。
很快,《破陣旗》的基礎招式與理論,杜若已經全部熟記於心了。禦心者的記憶也是比普通人要強很多。
光球“啵兒”一聲就消散了,剩下的,就隻能靠杜若自己慢慢掌握了。
慢慢地領悟,杜若覺得這破陣旗還挺有意思的。這門旗法並不擅長對單,或者說,若是僅憑借這門旗法與別人爭鬥,能勉強支撐著不落敗已經算是武學大師了。
正常來說,這門旗法與一個人鬥可以勉強撐幾招,與兩個人鬥也是能勉強撐幾招。但是,有意思的是,哪怕同時與十個人鬥,也是一樣能夠勉強撐幾招。
而若是同時與超過十個人鬥,反而能占上風。不過這倒不是這門武技的原因,而是單論近戰,冷兵相接,超過十個人圍攻一個人,隻會互相絆手絆腳,無法發揮個人最強的力量。
這門破陣旗,是一門戰爭武技,是對群旗法。
其實這很好理解,創造了《破陣旗》原型的,是一名需要以少對多的將軍,自然是要以對群為主。若是這旗法對單強勢對群乏力,那這名將軍幹翻一個敵軍後,就會被數倍於他的敵軍幹翻。
理解了這點後,杜若將思緒拉回到之前對戰石人的時候。
那時候的石人,身上彌漫著濃濃的淒涼與決絕,確實有一種“國破山河在”的物是人非之感。甚至有一瞬間,受到石人的影響,杜若恍惚間也覺得自己身後似乎有著千軍萬馬,卻難以撼動石人分毫。
奇怪,之前與石人對峙時明明沒有這種感覺。
難道是現在學習了破陣旗後,現在的記憶代入之前的回憶,從而產生的錯覺嗎?
不過無妨,就算是錯覺,也是有助於他快速理解學會這門適用於戰爭的武技。
不過,若是在煉武殿裏練習,似乎隻能與一個反·杜若對戰,那樣的話根本無法發揮《破陣旗》以一當十的長處,起不到練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