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芳做媒(1 / 1)

鄧菊蘭,今年五十三歲。瘦高的身材,雖然一般品貌,但勤勞樸實,與丈夫劉益壽恩愛有加,夫唱妻隨。生活過得雖然艱苦,卻夫妻和睦,小家庭倒還過得比較溫馨如意。

所生兩個寶貝兒子。大兒取名劉柯。二兒劉舉(小名劉三萬),是當年違反鄉規民約生的二胎。政府罰款三萬元,為記住這一深刻教訓,因而二孩綽號取名劉三萬。

夫妻倆千辛萬苦將兩兒子養大成人。劉柯二十三歲那年,本村媒婆王淑芳一大早來到劉家大院,信心滿滿地進了劉益壽的家。

劉柯,劉益壽的長子,高中畢業後,在重慶市一家私營大公司打工,經過兩年打拚,由一名普通員工提升為銷售科經理。人年輕聰明,辦事精明能幹,業績顯赫,深受老總的器重。月薪七千,包吃包住,是一份讓人羨慕的、難得的好工作。

“你們柯柯都二十幾歲了,該給他介紹個媳婦成個家啦。″媒婆進屋後閑扯幾句客氣話,對鄧菊蘭說道。

“你看哪的有合適的姑娘,你就給我家柯兒談一個吧,本鄉本土的,我們又是老熟人。事成之後我是曉得怎樣感謝你的。\"鄧菊蘭對王淑芳說道。

“感謝倒不必了,到時候紅包封大點就是啦。鄉裏鄉親的,幫個忙還是無所的。″

幾句實打實的話,倒是說得實在,絲毫沒有掩飾內心的想法。

吃過午飯,媒婆走後,劉益壽夫妻倆非常高興。當父母的,誰又不想讓自己的兒子早日娶個兒媳,早日成個家,當公婆的早點抱個孫孫呢。

媒婆王淑芳從劉家大院子出來,邊走心裏邊在暗想,本村這種適齡的姑娘也沒有幾個。況且這幾個姑娘的家境各方麵條件都還可以,比較富有。可能論條件劉家這個家庭她們還看不起。幹脆到外村看看,走訪一遭再說吧。

媒婆王淑芳突然想起了自已娘家的東村,有一家姓陳的,論關係還是自己的堂表叔,沾親帶故,家境比較貧窮,說起來把握性比較大。

王淑芳的表侄女叫陳雪蘭,年芳二十,待字閨中,人材品貌與劉柯也算般配,而劉家與陳家倒還稱得上“門當戶對″,雪蘭是個獨女,是陳澤懷夫婦的掌上明珠。

來到東村路口,王淑芳老遠就看見迎麵來了一位肩扛鋤頭的人過來了。走近一看正是自己的表叔陳澤懷。

“大侄女,今天怎麼舍得來我們村耍了?″

“表叔,無事不登三寶殿,我可天天都忙得很哩。今天是給你家說好事來了,你老人家還不準進你家喝口水?″

“哪能呢,你是望都望不來的稀客,快到家裏再說。這麼大熱的天氣,別把你累倒啦。″

陳澤懷領著王淑芳返回到自己的家。

這是一戶獨家小院。

一正兩環,六七間瓦房,一人高的圍牆將整個房子前麵圍住,形成獨家小院。來到小院,院內幹淨衛生。走進堂屋,陳澤懷打開電風扇,立刻給人一種涼快舒適的感覺。

陳澤懷倒杯開水遞到王淑芳跟前說道:

“大侄女辛苦了,這麼遠跑起來,先喝杯水打個口渴。″隨後指著茶幾上的果籃:

“水果隨便削來吃,不要客氣。″

“表妹雪蘭妹子沒在家嗎?″王淑芳問了一句。

“昨天回來的,今天一早到鎮上去辦事了,可能快回來了。″陳澤懷說道。

原來陳雪蘭也在縣城一家公司打工,昨天有事請假轉來的,看來事情還頗有點湊巧。

陳澤懷裹好一支葉子煙,剛點燃整了幾口,女兒雪蘭就回來了。

“大表姐稀盈啊,來了多久了?″陳雪蘭跨進堂屋,一眼見到到王淑芳笑著問道。

“哦,剛到一會,你回來了,叫我好盼你哦。\"

王淑芳望著雪蘭表妹上下一打量,呀,真是女大十八變啊,七八年沒有見麵了,如今好似出水芙蓉,變成了一個婷婷玉立的漂亮大姑娘,讓王淑芳都頓生羨慕之意。

陳大娘當然早就明白了表侄女的來意,故意對著女兒說道:

“雪蘭,你幫我到廚房去弄飯,讓你表姐和你爸聊聊家常。″

“好吧。\"女兒爽快懂事地答應了一句。

母女倆朝廚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