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康複是指綜合、協調地應用各種措施,以減小病、傷、殘者的身體、心理和社會功能障礙,最大限度地恢複和發展病、商、殘者的身體、心理、社會、職業、娛樂、教育與周圍環境相適應方麵的潛能,使其能重反家庭和社會,提高生存質量。

康複的基本原則:①功能訓練;②早期同步;③主動參與;④全麵康複;⑤團結協作;⑥持之以恒;⑦回歸社會

第二章

運動學:是通過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來描述和研究物體隨時間變化的關係。

肌肉骨骼運動學

(1)肌肉的分型:

①按肌細胞分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②按骨骼肌分為:原動肌(agonist)、拮抗肌(antagonist)、固定肌(fixator)和協同肌(synergist)。

(2)肌肉的收縮形式:等張收縮、等長收縮、和等速收縮。

①肌肉收縮時,當阻力負荷小於肌肉收縮所產生的力,肌肉發生的短縮性收縮稱為向心性收縮。

②肌肉收縮時,當阻力負荷大於肌肉收縮所產生的力,肌肉被延長,稱為離心性收縮。

人體的力學杠杆:

第一類杠杆:支點位於力點與阻力點之間。主要作用是傳遞動力和保持平衡,故稱之為“平衡杠杆”。

第二類杠杆:阻力點位於力點和支點之間。這類杠杆力臂始終大於阻力臂,可用較小的力來克服較大的阻力,有利於做功,故稱之為“省力杠杆”。

第三類杠杆:力點位於阻力點和支點之間。此類杠杆因為力臂始終小於阻力臂,力必須大於阻力才能引起運動,不省力,但可以獲得較大的運動速度,故稱之為“速度杠杆”。 (費力杠杆)

關節表麵的基本運動:曲麵關節之間的基本運動包括滾動、滑動和轉動。

關節運動原理:凹麵對凸麵的運動而言,凸麵的滾動與滑動的方向相反。凹麵對凸麵運動而言,凹麵的滾動與滑動反向相同

運動效應:

運動對運動器官功能的影響→對骨骼肌(力量訓練、耐力訓練、爆發力訓練),關節

運動對心血管功能的影響→循環(心血管功能)、心率調節、血壓

運動對呼吸係統的影響→運動可增加呼吸容量、改善肺組織的彈性和順應性

運動對骨代謝的影響→骨密度、雌激素

運動對脂代謝的影響

運動對中樞神經係統的影響

☆10.製動對機體的影響:

(1)對循環係統的影響→心率變化,血容量變化,直立性低血壓,有氧運動能力降低,心動能變化,血栓形成;(2)對肌肉骨骼係統的影響→肌肉的影響、骨關節的影響;(3)對呼吸係統的影響→墜積性肺炎,肺順應性下降,肺通氣功能下降(4)對中樞神經係統的影響;(5)對消化係統的影響;(6)對泌尿係統的影響;(7)對皮肢的影響;(8)對代謝和內分泌係統的影響→負氯平衡,內分泌變化,水、電解質改變

11.神經學基礎:

神經反射→(1)脊髓水平的反射→軀體反射:①牽張反射;②淺反射;③病理反射;④節 間反射;內髒反射:①軀體-內髒反射;②內髒-內髒反射;③內髒-軀體反射。如立毛肌反射、皮膚血管反射、瞳孔對光反射、直腸排便反射和性反射。

(2)腦幹水平的反射→①陽性支持反應(下肢呈強直狀態);②緊張性頸反射(頭後仰時,上肢伸展下肢屈曲;頭前屈時,則上肢屈曲、下肢伸展,稱為對稱性預緊張反射);③緊張性迷路反射;④抓握反射

(3)大腦水平反射→①降落傘反應;②防禦反應;③傾斜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