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簡評是但但在16-8-2014交的【新星文學社】第105期掃文組(起點)的作業,因為文學社的一些內部原因而未能在論壇發表。未能提醒作者,但但心中很不安,後來在24-8-2014征得文學社的同意,約17:00以個人名義在《儒術》書評區發表此簡評,題為“肺腑之言:下筆前宜三思”,並表示“不吐不快,多有冒犯,請見諒。”不久得某好友回複,表示已因有同感而棄書。及至24-8-2014,23:45,但但想看看作者如何回複,刷新該帖,得網站回複:“ERROR404找不到”。此誌。參影,26-8-2014。]
【掃文員】:但但
【書名】:《儒術》
【簡評】:1.
此文的文字、背景設定、情節設計、人物描寫各方麵都有問題,尤其是背景設定,幾乎每一項都存在致命的錯誤,足夠我寫上千字,超額交付任務,但我不想講這些。一來,大學四年時間,一個有基本寫作才華的人若是有心去改善自己的文字和小說技巧,恐怕論不到我來指正。二來,我很不安,不想作者走入歧途,也不想讀者因為這本書而對儒家思想有錯誤認知。我沒有看過作者提到的那本《儒道至聖》,不會拿來比較。我隻知道,作者對儒家思想如果不是不理解,就是理解得極為偏頗。
2.首先,在體係設定上,這根本就是一本換湯不換藥的玄幻小說,甚麼妖獸、等級、法器、可以戰鬥的儒術……這些東西與儒家思想完全不容,作者隻不過在寫自己從前寫的那種書。
3.第二,作者將“不器之道”解釋為“君子要做執器之人”,主角追求的這所謂“不器之道”,不過是將自己的權力欲和控製欲附會在孔子的“君子不器”四字之上。我不打算與誰辯論,也就不在此闡述我對“君子不器”的理解。但真正的君子胸懷天下,律己甚嚴,求諸己而不求諸人,顯然作者的“不器之道”與君子之道相衝。再拿作者在文中稱之為九字真言的“仁義禮智信忠恕孝悌”來比較,很遺憾,作者的“不器之道”依然對不上當中任何一項孔子提倡的品德。所以,如上麵所說,作者仍然在寫那種主角一步步成為世界巔峰的典型爽文。
4.第三,一個君子,起碼不會抄襲剽竊。把《秋詞》的賞析抄了近150字,不知道算不算抄襲?用抄襲來傳述君子之道,還真有創意。
5.第四,作者有個設定很好:儒生要有自己的思想和理解,對聖人大儒之言要有發自內心的共鳴才能開智。可惜我看了十二章,無論是主角還是書中其他儒生,上至半聖下至秀才,沒有一個的言行體現到真正的儒家思想,我不知道他們怎麼共鳴出聖力來了。作者說寫這本書是要傳達自己的思想,意圖是好的,手段卻是拙劣的。歪曲別人的學說來表達自己的見解,無論是學術論文還是中學作文都別想合格。
6.作者說自己在這本書裏傾注了許多熱情和心血,我不忍心打擊作者,可是誤人子弟與作孽無異,還望作者繼續下筆前三思。作者要傳達思想,即使我對其所謂“不器之道”不太認同,依然欣賞鼓勵。一般作者要寫小白文、快餐文、爽文,我也沒有意見。甚至渣得慘不忍睹的文,我都沒想過請作者刪書,最多覺得他們寫下去浪費時間,不如先打好基礎。但是這次,此書作者對儒學的體認極為不足,我想不到他能做甚麼去改善。一,他這個年紀,性格已經定型且與儒家精神相去太遠,恐怕無法透過研讀經典去感悟孔子的精神。二,若說在現實中找個有儒家精神的人觀察,要是作者身邊有這種榜樣的話,他的理解也不致偏差得這麼厲害。何況就算真有這種榜樣,作者能否辨識出來也是大大的疑問。因此,此文的切入點,作者選錯了,隻是也許不該怪他。
7.最後,不知道作者哪來的自信說自己有天賦。文中提到“君子不器”的典故,裏麵孔子給眾學生逐一評價,沒有學生“不器”,孔子也沒有鼓勵學生“不器”,作者不妨想想為甚麼。就算此書隻是單純的小白爽文,沒有上述2
-6點的問題,光是文字和技巧上的毛病,就已經讓我無法推薦。
【星級】:不推薦
======
sap
26.08.2014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