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到這裏,我又覺得就這樣結局似乎有些無趣,不如留些懸念鋪墊,也算是下一本續集的開頭。
迄今為止,我的人生充斥著謊言與感情,但這兩種東西說起來又好像是一種東西。如果說我人生的前四分之一是由謊言灌溉,但我又好奇為什麼會在接下來的四分之二開出誠實的花。我這人真的有一點奇怪,似乎總是在和應該發生的事情反著來。
我時常會反思自己,在我身邊的人來了又走是什麼原因,是我待人不夠真誠?又或是我待人不夠義氣?我左思右想,卻怎麼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我原本是什麼樣的?
周婷婷大概是得到了我所有純真愛意的唯一一個女人,我剛愛上她時,對她說過的那些情話沒有一句是花言巧語,字字句句皆是肺腑之言。和她在一起的每個細節舉動也是出自真心,想做而做。
如果說我的情路是棵大樹,那周婷婷大抵就是這棵樹的樹根,我以她作為基礎,奮力生長。
而李紅豆是我的樹幹。不得不承認,她教會了我太多東西,我們對彼此之間的影響太深。我一向把電影和現實分得很清,但從未想過我真的能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一個和電影中一樣的女人。
李紅豆就是我的餘春嬌,而我是李紅豆的張誌明。
“姣婆遇上脂粉客”,這句話我一開始覺得很像在形容我和江漁,但仔細想想,其實是在講我和李紅豆。在我和李紅豆相遇之前,我們都是有著多種缺點、強烈欲望、和對感情不夠忠誠不夠負責的人,但我們也一拍即合,臭味相投。
美人遇上多情郎會觸發什麼樣的化學效應呢?我想當代社會紅男綠女最美好的相遇大概就是這樣的吧,我們曾經不高尚,我們曾經滿身世俗,但當我們相愛,卻能創造出一個光亮無比的美好世界。
其實整本書我一直都在強調一個事實,人是需要有缺點的,人必須要有缺點,因為我們的缺點就像是拚圖的缺口,隻有它才能幫我們找到正確的另外一半。所以人如果太過完美是注定要孤獨終身的,可惜書裏的主人公卻一直都在追尋完美的路上。
所以我想在我身邊的人來了又走,原因就在這裏,無論書裏的哪個角色趨於完美,對於他身邊的人都是一種災難。
人能得到最棒的肯定就是“被需要”,而完美的人是不需要別人的。
這部電影真的很好,因為我和李紅豆的故事真的能用這部電影的很多台詞簡單概括。
經常會有女人問我,我到底喜歡李紅豆身上的哪點,是她漂亮嗎?還是她對我好?我一直回答的都是“因為她是最適合我的那個女人”,可冷靜下來想想,在我剛和李紅豆在一起時,原因並非如此。
我還記得我們一幫男生坐在寢室,第一次見麵就在班級群裏挨個看著女生照片,我翻到李紅豆的,那張照片其實根本就看不見她的臉,因為被一張荷葉擋的嚴嚴實實,我能看到的就隻有她上身那土裏土氣的露臍裝,和她頗顯俏皮的小肚腩。所以我是因為李紅豆長的好看所以才愛上她的嗎?
不是。
那或許原因是因為後者?
我再次去想,在我和李紅豆的戀愛前期,其實一直在苦苦追求的那人是我,甚至在後來有一次李紅豆開玩笑問我:“我是不是上輩子欠了你的,所以老天爺叫我這輩子還?”我都會笑著回懟她說:“你是不是忘了我追你的那半年,你在大馬路上扇我巴掌我都沒走?”
所以我是因為李紅豆對我好所以才和她在一起的嗎?
也不是。
我不可能從一開始就知道李紅豆能在後來對我任勞任怨。
那我喜歡李紅豆哪點呢?
“我小時候就很喜歡便利店的肉醬意粉,很多人都問我,你為什麼喜歡吃?它真的是有點鹹,肉也不多。有些事真的就是有一點邪,喜歡就是喜歡,我喜歡她是因為我覺得她好,她什麼都好。”
而我的餘春嬌在離開我之後也對我說:“我原本想找一個與你完全不一樣的男人,但誰知道我變得和你一模一樣,我覺得好恐怖啊。我被你影響的連我自己都不知道被你影響了,我很努力的想擺脫張誌明,可最後我發現我變成了另外一個張誌明。”
或許對於李紅豆來講,我就是一個永遠都長不大的大小孩,而在這段感情裏我的角色才該是她的,但因為我做的不夠好,所以李紅豆才承擔起了那個真正屬於我的角色。
寫到這裏,這本書就該有一個結局了。但故事並未結束,生活仍在繼續,第二本書大抵的劇情會是主角贖罪的故事,書裏的每個角色也都會慢慢回歸到她們原本正確的生活裏,而我,隻不過是她們在人生路上不小心撞見的搗蛋鬼而已。
所以,
故事還未結束,我們終將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