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太陽精華溢滿了整個開辟出來的經絡卻尤嫌不足,隻不過被堅韌的經脈給強行束縛在了經脈之中,而真氣穿行則恰好帶動了這些太陽精華跟著一起流動。原本看似雜亂無章的路線,在全部串連起來之後竟然是一張星辰圖。而且真氣還會時不時的穿行而出,劃出一條條新的的經脈完善真正的周天星鬥圖。
在不停歇的運轉之下,原本脹滿的太陽精華被一遍遍壓縮煉化,最後還是沒有反補真氣,而是盡歸於五氣。其中最本源,無法被煉化的那股炙熱之力則落入了心竅之中,化作了一團心火。
心火一生,內自壯陽。
李承道一口長氣呼出,不見半點水汽,反而好似噴出了一口火焰一樣,一股炙熱之氣竄出,和紅孩兒口吐三昧真火就差一個生火冒煙了。
而他麵前的植物則就遭了殃了,雖然沒有實質的火焰,但噴出的溫度極高,還是點燃了他麵前的草木,一股火苗“騰”的一下竄了起來,這下是真的冒了煙了。
李承道順手一揮,隨即撲滅了即將燃起的火焰。
放火燒山,牢底坐穿。
山火還是得額外注意的,任何一點火源都要扼殺在搖籃裏,不然一個不小心就會化作滔天巨焰,等火勢一起那一切就都晚了。
吹滅了火苗,李承道尤不放心,又招來了一團水澆了上去,看到徹底熄滅沒有一絲煙飄起之後這才放心。
如今他的五行操控之術已經是如臂指使了,召之即來,揮之即去。雖然就是沒有什麼威力罷了,但對日常的生活有很大的便利,很多事情都是一個念頭就可搞定,很是方便。
就如這上山下山。
人常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可以他如今的身手這種小山上山容易,下山就更加容易了。
李承道在熄滅了火焰之後也結束了一天的修行,第一次引太陽精華入體對他的精神和肉體都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因此隻是如此修行的一段時間就果斷停下了。
過猶不及的道理他還是知道的。
經曆過這一次的修煉,他的修行再一次有了質的飛躍。吸納太陽精華反而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自己體內真氣運行時所勾勒出的那張周天星鬥圖。
以前他一直以為真氣是隨機亂竄的,如今看來其實也是有固定路線的,隻不過這些個路線還沒有完全勾勒出來罷了。
這麼說的話,這也能算是功法了吧!?
嗯,那就暫時叫做“星辰大法”吧!俗是俗了點,可勝在簡單明了,一看就能明白是什麼性質的。暫時先用著這個,等所有的經絡都勾勒完善,周天星鬥圖成之日,再想到底叫什麼吧!
輕鬆愉快的決定了之後,李承道輕撣了一下並不存在的灰塵,起身來到了峭壁一邊。到了崖邊之後他的腳步並沒有停止,而是繼續往前邁步跨去。
一腳踏出,不出所料的墜落而下,以李承道如今的身體強度從如此高度直接跳下去還是會受傷的,可他還是毫不猶豫的跳了下去。
李承道的身形飛快的墜落,可是速度卻不如想象之中的那般快,反而越落越慢,在落地之時輕輕如鴻毛般踏在了地上。
一縷清風旋起,吹散了寥寥幾片落葉。
這正是由於李承道用五行操控之術招來了一縷清風繞身才能如此操作。
落地之後李承道腳步不停,直接往前行去。那模樣完全不是跳了一次崖該有的樣子,就像是隻不過一步跨過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台階罷了。動作之隨意,顯然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了。
從崖底輕車熟路的一轉便是神廟所在的平台了,對於不知從哪鑽出來的李承道,一心拜神的眾人根本就沒去看,所以也沒有引起特別的注意,倒是在進入神廟前的大平台之後有不少本地信客和他打著招呼。
因為王庾生在鎮上聲望很高,所以暫住在他家每日也都形影不離的李承道也為人所熟知,並尊敬有加。
對此李承道也都和煦的一一回禮,有熟悉些的也免不了交談一二。王庾生私下裏已經談到過幾次經論,所以一些信徒已經聽到了一些風聲。在王庾生沒有正式開壇講經之前,對於放出來的那些隻言片語需要一定的文學基礎才能夠得到門檻。
而大部分信這些的人別說文學基礎了,大字都不一定認得幾個。王庾生不開口,最好的肯定是從其身邊的李承道身上套取,所以總是免不了有人刻意的與他套近乎。對此李承道也都是能避則避,實在不行就忽悠過去。
他最不希望王庾生真能成功建立一個什麼教,所以能拖就拖,等他解決妖物,一切就都可坦言,而那一套的弊端,他也會一一的說與王庾生,不像現在隻給最美好的希望。
穿過人群,李承道來到他和王庾生第一次論道的那處巨石上坐了下來。周圍的人在他進了巨石範圍之後都很識趣的沒有跟上繼續糾纏,而是各自忙自己的入了。
坐下之後,李承道閉目養神,兼等待王庾生。
此時日落西頭,也是到了歸去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