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故人相見竟有疑(1 / 2)

窮困村子,有個學堂。

“你長的再高又何妨?他便是再矮又如何?這天下世間最最愚蠢事便是以貌取人!”

“以武服人,那是武夫行徑,以大欺小,那是無能作為。”

學堂老夫子看麵容六十多個年頭,滿鬢白須。麵前有兩個八九歲孩童,較為粗胖高大的叫大牛,較為瘦小低矮名叫張正榮。

村莊隻有數十戶人家,地處也不好,土地貧瘠。

大約五六年前,這裏也算是富饒之地,村莊也有百來戶人家住著,過著自給自足的日子。

好景不長,那日天空本是那萬裏無雲的好晴空,卻是突然間烏雲蓋頂,周圍遍地漆黑,這天黑成這樣是一滴雨也不下,好是奇怪。

烏雲裏似乎有打鬥聲音化作那雷聲,村裏人也權當是老天爺作怪,過會便好了。

可是誰能料到這便是災厄開端,天氣恢複如常前竟滿天血色飄落,有村民抬頭,臉上便沾到了滴滴血絲,血腥氣很是濃烈,不一會兒,那村民便便這血染化了臉,認不出來。

緊接著,被血所染上的花草樹木走獸飛鳥皆是無一例外,皆化為枯盡。

那位學堂老夫子便是從那時來了這處,開創學堂,可惜的是,經血雨風波後,村莊居民便大量搬遷,留下的都是些老人家和孝順兒與兒媳。

村民沒學過書中字,取名字也隻是因為順口好念,大牛便是代表。張正榮原名也是個好記名,叫頑崽子,其父便是那位被沾血身去的不幸男子,其母親也受不住這變故,瀝血身去,所幸,老夫子收養了他取正榮二字為名,取自身姓氏,也可視作認養兒子。

張老夫子為何會出站著訓斥二人說大道理呢?起因便是這大牛仗著身強體壯,欺負相對瘦小的張正榮,恰恰被他發現。

學堂孩童也就這兩人,張正榮是一直住著,那大牛呢是因為學堂管吃飽被父母親硬拉過來。

老夫子在兩位孩童心中算是和藹,今日大發怒氣,他們也從未見過,心裏還是有些個害怕。

大牛到底還是嘴上認了錯,轉向張正榮:“對不起,我不該以大欺小。”後者也沒放在心裏,畢竟大牛這心裏沒害人心思,就是好強好爭鬥,這點隨了母親。

大牛道了歉,老夫子怒氣便是消了一大半,眼看就要正午了,沒多說,讓兩人好好坐著,自己去準備三人今日吃食。

飯很快便要熟了,透過木蓋傳來陣陣米香,張老夫子炒菜也是一絕,芹菜炒肉,野白菜葉煮湯,一菜一湯很單調,兩個孩童許是太餓,直呼好香好香。

菜乘上了桌,老夫子坐著,隻有他動了第一筷,兩孩童才能坐下動筷,這是規矩。

張老夫子正準備動筷,不遠處,鶴鳴起,一頭白鶴翱翔於天地之間,背上站著一人,身著青衣,手持玉笛,遙望遠方,鶴飛至學堂門前,乖乖等待,那人下鶴背,摸了摸鶴頭。

孩童時便總是對新奇事物感到好奇,飯還沒吃上便想著玩,轉過頭看向老夫子,夫子看這少年天真心性,擺手隨他們去,但目光看著那青衣,神情複雜。

那青衣也望向張老夫子,踱步走去,兩孩童被那仙鶴吸引,一時半會兒回不來,所以餐桌上便隻有兩人。

張老夫子對他突如其來很是不悅,道:“你怎麼來了?宗門內事都處理完了?”

青衣坐下,無視話語,拿起筷子夾著菜吃,後說道:“年紀大了,廚藝見長啊,好吃,記得當年我們最是喜歡吃你做的菜!”

說到這,他露出惋惜神色:“可惜,當年舊人現在又活著幾個呢?”

張老夫子對他很是熟悉,知道這家夥現在絕不是什麼真情流露,道:“你現在以身為劍宗天劍首,還會惋惜那些舊人?說吧,你不會無故來此。”

那青衣當真會裝,神色轉變很快,很是輕挑,道:“我隻是隨處遊玩,恰好到了此處,不過說到舊人,我倒是很想見見藏鋒了,當年我們十八羅漢鋒,若非他誤入歧途,這天劍首的位置不是我的。”

提到藏鋒二字,青衣眼神關注張老夫子的臉色變化,卻看不出一絲變化。

青衣此行前來也並非想要單靠語言便得到想知道的真相,張老夫子不願理他,他便說出了真正目的。

“藏鋒劍劍如其名藏盡鋒芒不露,而你的青鋒劍恰恰與其相反,鋒芒畢露,而你青鋒又恰恰與藏鋒是雙生胎。”青衣眼神此時堅毅又強勢,自身劍意盡出,餐桌搖搖晃晃受不住這股子氣勢,好在張老夫子向地用力一擲,氣勢與其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