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對外麵世界的憧憬(1 / 2)

幾棵小紅柳從滿是鵝卵石的溪灘邊長出來,歪歪扭扭,水位低的地方,還有幾處前些天因為下大雨從山澗流下來的溪水,潺潺而流。水位高的地方,早已沒有了水流,但是紅柳樹下被水帶過卡在樹根邊沒被帶走的雜物及被大水衝歪的樹幹,提示著大家,漲大水的時候,水位得有多深多急。在這些高水位的地方,幹燥的鵝卵石上,坐著幾個青少年,在那兒拍照。把鏡頭拉遠,發現那兒確實是一個拍照的好地方,青山綠水,石灘柳樹,陽光也明媚,像極了這幾個十七八歲的少年的笑容,清純美好。

那個年代膠卷照相機是稀缺物質,拍黑白照片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不容易,更別說彩色照片了,那幾個青年,擺弄了好一會兒照相機,才開始正式拍攝。年齡偏長的那位青年,穿著白色襯衣、卡其色開衫毛衣和藍色的卡其布長褲,腳下是雙解放鞋,看得出來,是精心打扮過的,他性子最急,迫不及待地坐在鵝卵石上,擺好姿勢,讓他堂弟給他按下相機快門。那一天,他拍了兩張照片,除了第一張,還有一張,是坐在水中大石頭上的,都笑得很開心,都露出了潔白的牙齒。每當看到這些照片時,都不曾想到,在那樣貧窮的年代裏,還能有這樣的愜意。

這個年齡偏長的青年,叫解付,再過幾個月,就滿十八歲了,初中畢業後,跟著他爹學木工。另一個拿著相機的年輕人,是他的堂弟,畢業之後,去了外地打工,沒有留在老家。這台照相機,就是他堂弟花了一年的工資買的,這也讓他對外麵的世界充滿了好奇。

憧憬外麵世界的種子,其實早在幾年前就種下了。那個時候的他還在上初中,每天天沒亮就要起床去上學,學校離家好幾裏地,爬山涉水、翻山越嶺的,物質匱乏,衣服都是兄弟們穿不下的舊衣服,沒有一雙合適的鞋,懷裏揣著的新草鞋,是他爹新編的,他不敢一下穿壞,但是走這麼遠的路,草鞋是很容易壞的,所以他隻能先揣在懷裏,等到了學校再穿,袋裏還有兩個紅薯,是他一天的早餐和午餐。那時的他就想早點畢業,早點走出去,早點脫離貧窮。身邊都是貧窮的人,這些人都不知道如何才能脫離貧窮,偶爾幾個外出打工的人,給家人們帶回來一些經濟上的幫助,讓這些貧窮的人,看到了脫貧的希望。解付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埋下這顆種子。但是他初中畢業後,他爹並不打算讓他的這顆種子生根發芽,不允許他外出打工,而是要他跟著自己學木工,把這份祖傳的手藝學到。

他在家排行老六,上有五個兄姐,下有兩個弟妹,按理在農村,男娃應該備受關注,可偏偏他上麵連著兩個哥哥,所以他出生時,他爹並沒有感覺有多開心,反而心裏有些“怎麼又是男孩”的膩煩,以及那不得不麵對的人口增長壓力,再加上不是老大不是老小,夾在中間,被忽視也是成了必然。在那個沒有任何避孕措施且多子多福的年代,他爹娘當然也不是隻生育了八個,隻不過是養大成人了八個,據知情人說,他們一生應該一共生育了十二個,在缺吃少穿的年代,養育大八個子女,也算是豐功偉績了。

在生產隊時代,像他這樣的小夥子,學習之餘,還得幫著幹活,為家庭掙工分。對於他們這人口眾多的大家庭,他自然也逃不掉這樣的宿命,更何況,他在十五六歲時,就躥到了一米八的個子,這樣的高個子,在農村人看來,怎麼著也是該幹活的年紀。因為個子高、腿長,別人需要走十分鍾的路程,他五六分鍾就走完了,剩下的那四五分鍾,就用來找一個不起眼、不易察覺的地方睡覺,但時間一長,還是被人發現,舉報到生產隊長那裏,說他偷懶,生產隊長是他大哥,為了平息眾怒,大哥沒有幫親,而是臭罵一頓、扣了工分,少了工分,自然就要挨他爹的棍棒。在那個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年代,沒有人關注到,不被愛的少年,心裏有多憋屈,有多希望被認可、被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