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1 / 2)

寶玉明顯硬著頭皮走出來說自己知道尤二姐的一些事情的時候,眾人皆驚。包括黛玉也是這樣。但是隨即,大家也都幾乎同時反應了過來,除了鳳姐很不滿,大家其實都能理解。

畢竟這些人情世故方麵的東西,寶玉可能反而是在場最稚嫩的一個。

賈璉在外麵做的那些事情,圍在深宅大院內的娘們可能不知道,同樣會在外麵行走的寶玉怎麼會不知道呢?就算他在這賈府的待遇,很多時候都是等同於姑娘們……

放在平時,這其實也就是一個人情問題。外麵的兄弟要納外室了,人家兩廂情願、你情我願的,沒幹係的,能去阻止麼?便是阻止了,阻止不聽,幫忙隱瞞一下,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人情如此。

畢竟納一個外室其實也不是什麼大罪,若非是在這個關頭賈府本來就引起了別人的注意,賈璉幹出了那樣的蠢事,便真是國孝家孝兩重孝在身上,賈家的長輩多半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讓過去了。這些事情都是能壓下的,隻說沒有圓房,孝期過後補一個禮,也就遮過去了。寶玉當然也不至於因為賈璉納了一個外室,就巴巴的跑到內院裏來找人告狀,兄弟之間的關係不說,這還可能把事情鬧大呢。

賈母想通了之後,就沒有什麼不樂的了,問寶玉道,“你知道些什麼?”

寶玉還真的知道不少事情。

他因為賈敬的後事,雖沒有去幫忙,這些時候也常往東府走的。這個時候,他已經不是一個沒有出過門見過事的二愣子了。他知道在靈堂上見到的尤二姐尤三姐都是美人,過了兩日也就明白了,這兩姐妹的無奈命運。

一個沒落的士族之後,有不敢違抗丈夫一心自保的姐姐和素好漁色的姐夫,結局本就可想而知。更何況賈府的奢華,也本就容易迷惑女孩子的心。但若說尤三姐隨著日漸長大還有了幾分掙脫之心,尤二姐就已經是被這榮華富貴給迷惑得失了最後的清明。

寶玉這段時間在東府也知道了這件事情的始末,不過唯有歎息罷了。

她本來有一個指腹為婚的未婚夫叫做張華的,可惜那皇糧莊頭張家已經沒落了,二姐早就已經十分埋怨這樁婚事了,自恨終身錯許。賈珍又不好娶了她姐姐再娶她做妾,如今賈珍願意做主替聘,又願意幫忙找十數年音訊未通的張家來退婚,哪裏有不願意的?所以這件事情自然就是一說即成了。賈家這幾個兄弟把張家人找了來,逼著寫了退婚文書,賈璉就在府後頭購置了一套房子,小小的辦了一場,把尤二姐接過去了,現在那邊,都直接把尤二姐叫奶奶了。

當然,知道是知道,寶玉時不敢這麼原原本本的說的,包括他自己的見解之類的。否則至少要氣壞鳳姐。他隻是把尤二姐和張華的婚約關係簡單的說了一下。

照他的說法,那張華家中之前遭了官司沒落了,偏又是早先過過富貴日子的,故此好喝好賭,到差點兒把自己給弄成了花子,還無賴得很,實在不是良配,尤老娘他們早有心思退婚。且這次把他找了來讓他退婚,他是已經把退婚文書寫過了,也算不得尤二姐有人家。賈璉是在這之後,才向尤老娘求婚的。

這樣說,算是給尤二姐說了一點好話了。

因為他完全可以想見,在這麼些事情以後,他的祖母和母親,以及未來會知道的邢夫人等,會對尤二姐有多大的成見。他要這點話都不說,就更是會印象壞到無以複加的地步——盡管這事賈珍他們的問題更大,但誰讓他們是賈家的兒孫,賈家的門麵呢?

但是,寶玉雖說了好話,他的意圖,在場哪個人看不出來?

鳳姐當場就更不高興了,要知道,在知道尤二姐有了人家的時候,她就在這方麵動上了心思的。但賈母的臉色卻確實是緩和了一些,隻是馬上就皺眉道,“便是如此,你璉二哥做的事情也太不像話!”

寶玉也不敢應和,但賈母倒也沒有追究他之前的知情不報,他就忙忙的退下去了。

黛玉在旁邊瞅著寶玉似乎是鬆了一口氣的樣子,她一直是看著賈母的臉色的,不由在心中暗歎寶玉還是太嫩。

誠然,這麼一來,尤二姐就不算是身上還有婚約的麻煩了,但是,一個什麼樣的紅顏禍水,才能勾得賈府的幾個爺們特地去不避麻煩的解除了婚約也要娶進來?

結合她知道的故事和她這些年來在這裏的所見所聞,她很明白這個時代的通性,從上到下都是這樣的——凡出了這種事情,錯誤一定會往女子身上推。同為女性的鳳姐和賈母也不例外。她們一定會那樣想的,從而對尤二姐更加警惕。

否則,在那個故事裏麵,賈母也是知道有尤二姐這個人的,當時說好一年後圓房,但半年不到尤二姐就墮了胎,讓尚且無子的賈璉丟了一個哥兒,後來又丟了命,怎麼會沒有一個人吱一聲?不如說,都是默許了鳳姐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