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王國瑞巡視完了軍隊之後,馬上對新竹縣的各位有影響的人家進行召集,召集他們來到了自己的縣衙裏麵。而台灣的新竹縣再小,新竹縣也是擁有六萬人的縣城。而這個縣大大小小也有幾十個地主,他們都是這裏的領導階層,也都是士紳。這些地主家裏麵少的有十幾個長工,多的甚至放土地出去給佃戶,讓佃戶幫忙種植土地,然後自己獲得收益分成。而他們自然也就是地方經濟的核心,現在他們也不知道王國瑞這個知縣大人找他們有什麼事情要做。不過他們隻要知道王國瑞是知縣,地位比他們高不少,那他們就要來。
“各位員外,你們也應該知道,我大清的北洋水師被倭寇打敗了吧?”王國瑞問道。
“聽說了!”有人老實的說道。
而王國瑞馬上說:“各位員外,本官雖然來到了新竹縣不久,可是也知道要保境安民。現在我大清的水師已經被打敗,倭寇隨時都有可能進攻我台灣。諸位應該還有記憶,二十年前,正好是二十年前,西洋人的曆法是1874年,我大清的同治十三年。那個時候,倭寇曾經在台南的高雄登陸,然後還設立了所謂的龜山都督府,想要竊據台灣。後來,我大清和他們交涉,雖然他們退卻了,可是我們還要賠款十萬兩銀子,並且還拿出了所謂的四十萬兩作為道路橋梁建築的費用。可是,雖然倭寇退了,倭寇想要占據我台灣的想法,在我台灣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現在我台灣水師已經兵敗,倭寇隨時會過來。我們大清子民,自然要有保衛國土的責任。所以,我們必須要組織起來,對抗倭寇。”
而這個時候,有一個人說:“應該不會吧!倭寇應該不會占領台灣吧?難道,我們大清是吃素的嗎?”
可是馬上就有人說:“二十年前倭寇就已經敢挑戰我大清虎威,而現在已經是二十年過後了,倭寇也越發強大。誰能夠保證他們在更強大的時候不敢來占據台灣?”
大家紛紛議論紛紛,因為二十年前,日本遠遠比不上今天,他們都敢有膽子來占據台灣了,那現在實力更強大了,那他們豈不是更有可能占領台灣了嗎?二十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即使現在還有很多知道當年日本人準備占領台灣的事情。絕大多數當時親曆者都沒有去世,所以他們都開始議論紛紛。倭寇弱小的時候都有膽子倆搶占竊據台灣,而現在實力更強大了,開始滿清卻沒有更強大。此消彼長的情況下,倭寇對於台灣恐怕根本就是勢在必得。
而王國瑞也知道這段曆史,早在二十年之前,日本人出征台灣的時候,美國外交官李仙得曾經作為日本人的幫凶。李仙得曾經建議日本人,占領台灣還有中國大陸周邊的各種島嶼,然後對中國實現半月形的包圍。然後在一步步占領滿洲蒙古,最後滅亡中國。而日本人一直秉承著李仙得這個戰略,首先在二十年前就琢磨台灣了。而這次更是因為秉承這個戰略的而發動了甲午戰爭,想要占領台灣,甚至占領東北。而東北也就是滿洲,也稱之為遼東。而王國瑞知道這次日本人是不可能占領東北,因為俄國人還有列強都不希望日本人占領東北。
不過,台灣確實是被割讓了。日本人這次發動甲午戰爭,第一目的是台灣,台灣日本人是絕對要占領的。因為隻要占領了台灣,那就正好把中國通往海洋的道路鎖起來了,然後從戰略上包圍中國。而台灣對於一個強盛的中國,重要性不言而喻的。即使是到了後世二戰之後,美國國務卿杜勒斯也都曾經在台灣上麵畫了一條島鏈。這條島鏈就是限製中國往東南亞發展,施加影響力的渠道。如果不是當年杜勒斯的這個規劃,讓美國有了借用台灣作為島鏈來遏製中國,恐怕中國早就收複了台灣,甚至東南亞都是中國的勢力範圍。而就因為這個台灣,限製了後世中國的戰略發展。美國之所以玩命也要力挺台灣,也就是因為要限製中國向東南亞發展。
王國瑞在後世身為海軍,自然比誰都清楚台灣的重要性。雖熱現在滿清還不行,可是一旦中國強盛,台灣如果不在手裏麵,就會成為中國騰飛的一個絆腳石。而也會成為未來中國和列強博弈的焦點。所以,這次王國瑞不能重複前世的曆史,他這次一定要保住台灣,絕對不能夠讓台灣失去了。一旦失去了,那中國未來即使強大了,向外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和威懾力也會困難重重,到時候中國東亞的領導地位將會不複存在。如果從後世來看,有幾個東南亞國家把中國當做不可侵犯的國家呢?也就是因為台灣問題沒有解決,中國無法威懾東南亞,讓那些南洋的跳梁小醜那麼囂張。所以,台灣將會是中國的重要咽喉之一,而也會是王國瑞的崛起基地。所以說,不管是從戰略上還是從戰術上,台灣都不能夠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