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周小酒的捕魚生活(1 / 2)

翌日清晨,天空微微明亮,村子裏的鄰居們都紛紛起來了,簡單的吃了點東西墊一下肚子就要下地幹活去了。

要知道,在古代的時候,吃不上飯,餓死人是時常發生的事情,所以古代的百姓們幾乎都是每天早出晚歸、日複一日的這樣子生活著。

隔壁的幾個鄰居則是叫上了周小酒一起,他們今天不是下地去,而是去捕魚,因為這事前幾天已經商量好的。周小酒他們已經好半年沒吃過肉了,本身也沒錢買肉,想吃肉得自己去捕魚吃或者賣了換錢買肉。

他們這個村子叫做打虎村,不算很大,有一百多號人,附近還有其他幾個村子比打虎村大一點。

村名為什麼叫打虎村呢?傳聞是因為幾年前村裏有幾位村民下地幹活,路過山路時發現一隻成年的老虎,然後他們幾個人合計費了很大力氣把老虎打死了。為此,他們其中有個人胳膊還被抓傷了。

把老虎賣去了鎮上,分到的錢夠他們幾個人好久的開銷了。他們還經常在村民麵前炫耀這個事情呢!畢竟在那個年代的打虎英雄是非常受歡迎的!後來,村民們提議村子改名打虎村,從此村子就變成打虎村了。

半個時辰之後,周小酒他們幾個已經帶著捕魚工具來到大河邊了。在古代,百姓們是很少能吃到肉的,而捕魚是可以實現吃到肉的途徑,所以魚兒經常被過度捕撈,魚類極度匱乏。

看著河裏麵時常遊過一兩條大魚,他們是心癢癢的,想著怎樣才能抓到。這個時代的鐵器是非常昂貴的,他們可舍不得買,所以周小酒他們的捕魚工具隻有幾個用木頭、竹子製作的簡易魚叉。

這時,鄰居大李說道:“這河麵這麼寬,河水這麼深,魚遊得又這麼快,我們雖然也會遊泳,但也沒有魚兒這麼靈活啊,我們在水裏就像是魚兒在陸地上一樣,我們怎麼樣才能叉到魚啊?”

聞言,周小酒和其他幾個鄰居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他們就這樣幹耗著。

過了一會,大李又說道:“不如我們多去砍些竹子來做一個竹船吧,反正我們水性都挺不錯的,也大概率不會出什麼問題。”行,我手指向後方,剛好那邊就有很多竹子,就這麼辦吧。他們幾個也是沒有其它好的方法了,隻能這樣了。

砍竹子工作量比較多我讓大李和幾個鄰居紛紛負責砍竹子去了,而我獨自一人就負責收集小樹皮當繩子用,附近的小樹木挺多的,樹皮扒起來很快,半個小時後我就扒了一大堆,想著這麼多應該夠了。

處理好樹皮又休息了一下,就看到大李和鄰居都拖著竹子回來了,竹子足足有十根,有三四米長,這些竹子做一個竹船足夠了,估計載五六個成年人都不足為慮。我們一起整,花費了一個時辰,竹船終於是做好了。

把竹船拖到河裏後,我們都站了上去,發現這個承載力還是蠻不錯的,水隻是稍微沒過竹船。我們拿起魚叉,撐起竹竿把竹船行駛到河中央。

從村裏出來到現在已經過去幾個時辰了,我們現在才剛剛開始捕魚,想著今天得多捕一些才行,希望老天爺保佑!

你們看:“那邊好像有一群魚。”說話的是王伯,他年紀比較大,有40多歲了。王伯家就隻有他一個人,他父母妻兒都去世了。

親人的離去對王伯的打擊非常大,王伯這些年來一直鬱鬱寡歡著,直到今年王伯他才看開了,畢竟自己也是要生活的,不能因為遇到這樣的挫折就一蹶不振。

我們順著王伯的目光看去,果然發現一群魚兒在那邊,我立馬呆住了,雙眼緊緊盯著仿佛看到的是白花花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