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代帝王 (三十七)(1 / 3)

翌日,意外朝休。

但司刑寺、肅政台、秋官的官員並沒有閑著,他們正在加緊審理突然而來的特大案件。即使是早有準備的吉頊也感到了壓力山大,昨夜抓捕二張餘黨,將近三百官員將領,可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審理下來的。更何況隨著審理和追查的深入,還會有二張殘黨被抓進來。如果殿下要搞連坐,說不得整個朝廷都會再發生一次動蕩。

也是這一天,武柲以皇儲之身份昭告天下,二張罪行一一列出,最後並以通敵叛國之罪處以極刑,其實早已斬首。老將蘇宏暉等人也以助紂為虐而被判為流放三千裏。

如此告示,讓天下嘩然,原來太子殿下是被二張和一班老將算計的。如此一來,不論是軍中還是朝中都留出了很大的空缺,一些世家大族如同蒼蠅盯上爛肉一般死死地盯上那些空缺。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在即將到來的朝廷裁撤冗官之後,這些空缺實在是不多。

也是這一天,武柲以監國身份,調狄仁傑入朝。

數日後,狄仁傑入朝。武柲深夜召見婁師德和狄仁傑,徹談一夜。具體說了什麼,除了三人之外,無人得知。但第二日,狄仁傑和婁師德到長生殿覲見女皇,得到女皇允許,君臣交談一天,直到夜幕降臨,兩位老臣才出了上陽宮。

翌日,上朝。

武柲高坐於禦案之後,百官大禮參拜後,正要準備議題時。隻見狄仁傑和婁師德捧著一隻金色匣子來到殿中,百官看到。匣子上刻有雲龍天翔的浮雕。如果所料不差,匣子應該是黃金鑄成。那麼裏麵是什麼呢?

當百官看向狄仁傑手中的黃金匣子時,武柲則看向了二位老臣的臉色。婁師德與狄仁傑也看向了武柲,二人眼中閃過一絲喜悅。

看到那一絲喜悅,武柲心中頓時大定,數日來,他每次求見,女皇都沒有允許,如今看到二人眼中喜色,便知道大事已然定矣。

果然。狄仁傑高呼道:“聖旨到,皇太子武柲階前即刻接旨!”

武柲趕緊下了禦案,與百官一起跪伏於地。

隻見婁師德緩緩打開黃金匣子,而後從中取出一隻黃綾卷軸,然後小心翼翼地打開,高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古帝王統禦天下,必以敬天法祖為首務。而敬天法祖本於至誠之心,不容一息有間。是以宵旰焦勞。無日不兢兢業業也……皇太子柲成一代之令主,則朕托付得人,追隨列祖皇考在天之靈,亦可不愧不怍也。太子柲仰承列祖積累之厚。受朕教誨之深。今朕傳位於太子,則太子當親正人,行正事。聞正言,勿為小人所誘。勿為邪說所惑。祖宗所遺之宗室宜親,國家所望矣……”

長長的傳位詔書。在婁師德那頗有刀槍味的語氣中,也顯得十分悅耳,百官的臉上洋溢出一種別樣的振奮之色。

武柲心中長歎之後,心頭的石頭也終於落地,自己終究是走到了這一步了。

武柲領旨謝恩,緊接著,百官叩拜恭賀。

於是,武柲拜狄仁傑為春官尚書,負責登基大典事宜。接下來的朝議,便就以登基大典為議題,商討登基大典。

下朝之後,武柲來到了上陽宮,他走到迎仙院,碰到了韋團兒,二張被鏟除,她這個掌管女皇的生活起居的奉禦再次伺候女皇了。韋團兒仿佛知道女皇已然傳位給武柲一般,便欠身施禮道:“奴婢見過陛下!”

武柲想阻止,但想到過不了幾天便是登基大典,便說道:“聖上是否醒來?”

韋團兒說道:“聖上雖已醒來,但仿佛有心事一般,不肯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