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十點,陳思巡和董淺已經坐上了飛機,到達N省後,還要打車去鄉下,目的是一個有名的長壽村。
那裏是李凱最後出現的地方。
因為是偏遠的郊區,交通十分的落後,所以那裏附近連地鐵都沒有,隻有火車汽車出行。
直到火車站後,她們更換了一輛牛車,此地落後偏僻,連水泥路都沒有,董淺倒好,陳思巡可是第一次坐牛車,有些不習慣。
“這有錢的少爺就是不一樣,非要來這種地方旅遊。”陳思巡感慨道。
經過山下出門靠汽車,吃飯靠外賣的生活,陳思巡已經過上了舒服的生活,自然不再習慣這樣艱苦的條件。
唯有董淺毫不在意,在古代坐逛了馬車的她自然習慣這樣艱苦的條件,雖然從小錦衣玉食,但她古代的條件和現代比起來,自然也是十分的艱苦。
不過來這種窮鄉僻壤的地方旅遊,還真是興趣獨特啊!
兩人坐著牛車,慢悠悠的欣賞周圍的山水,這裏十分偏僻,沒有村裏人帶路,一般人還真的無法找到。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爬山涉水,兩人終於到達了一座小村莊。
兩人花了五百塊錢,在老人家裏住下。
-----------
經過打聽,陳思巡來到了一座破舊的小院落前。
老人叫陳二麻子,農村的條件很差,這裏甚至連電都沒有通上,十分的落後。
據說半年前他兒子帶過一個年輕人去過山裏。
“大爺,您之前帶過一個年輕人上山,那人是我親戚,現在下落不明,我想來問問具體原因。”
陳二麻子一聽,也知道是苦主來了。
“是我兒子帶他進去的,不過這事情你問不到什麼了?”
不過陳二麻子還是將兩人迎入了屋子裏。
隻見屋子中漆黑無比,陳二麻子拿出了一個油燈。
帶著她們來到了一間屋子,隻見桌子上有著一個牌位,上麵寫著陳三。
“他回來沒多久,病逝了,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也不知道。”
“我隻能告訴你,每五十年,山裏就會出現霧氣,將整個大山籠罩在裏麵,無論誰進入,都是有進無出,半年前也就是濃霧出現的時候,那個年輕人花了十萬,讓我兒子做向導,雖然人回來了,但命也沒了。”
“早就說了,不出現大霧就不能進山,兩人非不聽我的。”
很快陳思巡了解了一些奎山的事情。
三千年前,奎山美五十年都會出現大霧,那時候這奇怪的霧就是隻能進不能出。
之後祖祖輩輩都要求在大霧天氣不得入山的事情,雖然一些年輕人不信這些,但每次都是有進無出,所以久而久之沒人再大霧天氣進入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