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哥的來曆(1 / 2)

大宋王朝像以往一樣,今天又是一個晴朗的早晨。福順酒樓也像以往一樣打過五更就開門了。門板吱的一聲開啟,一顆圓圓的腦袋探出來了。忽閃的眼睛星亮。打開門之後,就是擺凳,搽桌子。他都幹得很賣力。這就是我們要介紹的主人翁,狗子。狗子原來不叫狗子,至於他叫什麼,狗子也不知道。他隻記得在一個晴朗的夜晚,準確的說,應該是在一個既寒冷又陰暗的夜晚。餓了一天的狗子還在尋找食物。迷迷糊糊的狗子在黑夜裏摸索著,慢慢的摸索著,朝有光的地方前進。最後,連他也記不得最後怎麼了。隻是自己醒來的時候,首先看到的是掌櫃的那張人親切的臉來。他這才知道自己被這個圓臉一臉富態的中年給救了。狗子被救得那天起,他便是福順酒樓的夥計了。狗子無法忘記老板身旁那塗了薄粉的中年婦女和她精明勢利的眼。很快,他便領教到老板娘的厲害之處。狗子被救的那天起,就成了福順酒樓的一員。確切的來說就是小夥計,被好心收留,知恩圖報,一心要幫福順酒樓做事的小夥計。至此,狗子的命運也就塵埃落定了。他也就成了福順酒樓一直的夥計。應該說是工作了十二年,卻分文不取的夥計。每天清早,狗子都是第一個起床的。搽桌,擺椅,拖地,再有就是洗菜,擇菜,擺菜。狗子忙得不亦樂乎,馬不停蹄,任勞任怨。即使,他被老板娘利用了。他依然毫不抱怨。每日,他那樂觀開朗的精神勁都會感染他人。他說話好聽又手腳麻利。許多顧客都很舒服很開心。所以,因為他,福順酒樓的生意就沒差過。誰不知道福順酒樓有一個帥小夥呀。老板娘每次看到這裏都喜笑顏開的。而她也念著狗子平時對她的孝順而打心眼裏喜歡狗子。盡管她還是那麼勢利精明。但她多少會在冬天冷的時候為狗子報床被子了。狗子也會被感動。因為他從小沒了母親,老板娘的一些舉動竟讓他有了母親的錯覺。因為福順酒樓的老板和老板娘都沒有兒子,所以也就把狗子當成了半個兒子。樓裏的夥計都盛傳說酒樓要給狗子。但狗子清楚自己的地位。再說還有大小姐阿玉呢。說起這個阿玉,優點是三天也說不完了。精明幹練,心計,認真,勤勞,善解人意等等。看者自己酒樓的生意一天天的變好,老板娘本人也十分開心。畢竟這個是自家的生意。老板娘每日都會站在櫃台那裏看著客來客往,並且敲打著算盤計算著賬目。但更多的時候卻是老板娘的女兒阿玉站在櫃台上算賬。老板娘隻有這麼一個女兒,但隻有這麼一個女兒就夠了。怎麼說呢,就是阿玉特別的精明能幹,是那種扛三個人的精明強幹。老板娘的這個女兒雖然不是傾國傾城,但也如花似玉,燒著一手好菜,沒事的時候喜歡靜悄悄的打量別人。老板娘對自己的女兒很是滿意,畢竟自己的女兒不僅會燒菜,還會算賬,她的珠算一打,就沒有客人的錢是收錯的。有時甚至不用珠算,直接用眼睛瞄一下,便可將數量不多的錢計算出來,還沒誤差。對此,老板夫婦都覺得很有麵子。或許福順酒樓的生意這麼好也和老板女兒有很大關係,或者說沾了她不少光。這麼說吧,就是因為狗子的勤快麻利﹢阿玉的精明能幹﹢大廚的地道手藝﹢福順樓的房間擺設和布置﹢福順樓的地段,或許還加上老板娘的小狡詐才造就福順樓經久不衰的客源。哦!還有其他夥計的一眾努力。但說真的,狗子可真是一眾小夥中最最勤快麻利的,還是最靈活的。所以,我也就把狗子擺在首位了。可是再好的夥計也抵不過這麼一個精明女兒在老板老板娘心中的地位。所以,狗子知道這麼大的福順酒樓終會留給大小姐的。老板娘在阿玉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對她的培養了。大小姐的廚藝是老板娘特地叮囑大師傅教的。而阿玉也很是聰明,每次都是師傅長,師傅短的。大師傅沒少教她東西,隻恨不得掏心窩子當親閨女教。大小姐的珠算是老板娘親自教的。大小姐不僅承襲了老板娘的精明,而且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許多老板娘發現不了錯誤的賬目,阿玉居然能發現其中的錯誤,這讓老板娘很是驚訝。老板娘越發器重起女兒了。至此,更多的賬目交到了大小姐手上,她也開始努力清點賬目,無形中算賬的能力越發精進了。狗子與阿玉的關係可以說是青梅竹馬,從小一起長大的。狗子與阿玉的關係很是親密,但絕不是互相愛慕。阿玉有些冷情冷性。她雖然覺得狗子很聰慧機靈,很會照顧人。但他仍然覺得自己的丈夫知書達禮,出身於書香世家,溫文爾雅,纏綿多情。但她是一個麵子薄的人,所以從來沒有在自己父母麵前提到過這些事。但是阿玉的父母卻因為阿玉年紀大了,逐漸幫她張羅婚事。但不幸的是他們中意的豫香園,或者天順紡織以及德隆酒莊的少東家都不入阿玉的法眼。而他們確當女兒害羞不表態,所以竟然就等著媒婆將他們各家的情況彙報過來,在合計合計,從中挑出一家。阿玉知道父母這般心思,也很是苦惱。可阿玉是個有心計的,害怕明麵駁了父母的麵子,沒有好結果。隻怕父母會說:“書香世家,你倒是找一家來。你也不想想,我們是商人,仕農工商,這最末等的可是商人。人家好點的世家子弟,會看上我們這種人嗎?你就別想了。”到時也會空惹母親生氣。倒不如自己暗下裏去打聽,挑出中意的,再製造機會與他相遇,最後再跟母親說說,肯定能行。不得不說,阿玉是相當精明的。眼看這日子一天一天過去,離媒婆上門的日子也不遠了。阿玉很是揪心,可是她是一個姑娘,不好整日往外跑去張羅,隻好讓自己的嬸娘私下裏多為自己留心。再說說狗子這邊。不僅阿玉對他沒有感情,他對阿玉也沒什麼感情。他每日都要幹很多活,與大小姐相處的時間本就不多。而很多時候或在廚房,或在櫃台遇見她,也早就被她那股認真嚴肅且又精明幹練的氣勢所折服。狗子從小的時候見她不慌不忙的將老板娘遺漏的錯誤都揪出來的時候,都會油然感慨她長大一定不了得,果然她長大了沒讓所有人失望。就此,我們可以確切的了解到兩人的關係了。至於狗子喜歡什麼樣的人。我想狗子或許對喜歡都沒什麼概念。你要讓他說喜歡什麼樣的姑娘,他忙得連自己都忘了喜歡,更別說別人了。所以,就暫且不提。按理說狗子應該不會喜歡別人的,可生活總會讓不可能變成可能。狗子不僅喜歡了一個姑娘,而且還為這個姑娘改變了自己的一生。說起這個人,就到了我們梳理來龍去脈的時候。這裏必須提到阿玉,為什麼?因為沒有阿玉,或許就沒有以後的事了。阿玉這天好容易才從嬸娘那裏得到了一個中意的人選。那就是南溪才子唐誌成。話說這個唐誌成啊!人如其名,誌向遠大,隻待有成。不僅才華橫溢,一表人才,**倜儻,而且還是一個孝子。在整個鎮上很有名。不少姑娘都對他青眼有加,芳心暗許呢。可是,這喜歡的人雖多,可也沒有幾個見過他廬山真麵目的,也都是聽說。這個唐誌成呢,他喜歡遊山玩水。確切的來說,應該是遍覽群山,大擴眼界。自從他十六歲起。一年四季中有三季不見他人影。還有一季他也不愛在鎮上走動。所以,到現在阿玉都沒見過他。唐誌成不僅寫著一手好字,而且詩品上佳。作有:“清蕊荷香斂斷魂,小趨輕舟別夢人”。隻可惜阿玉不知道他心目中的夢人是誰。很害怕他已芳心暗許別人家了。但嬸娘是一個極活絡的人。三兩下就把唐家公子的行蹤打探清了。原來呀!今年夏至時分,唐誌成就早已來到這裏了。他見花香滿地,風景宜人。就直誇鎮上的景致越發可人了。尤其是南橋下那一池子的荷花,姿態迷人,粉嫩可愛,很是盡態極妍。不由感慨:“荷花還是家鄉的好啊!”唐公子的母親見唐公子忽然轉了性,在家裏住了好些日子,就不禁喜笑顏開。唐公子是有些名氣的人。正所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那些**雅士與唐公子相交甚歡,都時常到唐公子家中切磋文藝,談詩論道。所以,盡管唐公子家門戶不大,賓客卻不少。每日門庭若市。而唐母也隻管自己兒子在自己身邊就好。所以對那些賓客莫不殷勤相待。其實,唐母是打心眼裏對自己兒子喜歡欣賞,眼看自己兒子逐漸長大,唐母也有心張羅起自己兒子的婚事。但又不好直接向自己的兒子開口。生怕兒子被自己一說就跑了。那這樣一走,還不知猴年馬月可以見到兒子。平日裏,兒子與自己本就聚少離多。就是兒子回來了,每日裏和自己的朋友談詩論道,就是躲在自己房間裏研習功課。別人隻道自己兒子好才學,卻不想兒子辛苦呀!這些時日兒子越發努力上進,其實兒子在外哪是貪圖景色,分明是外出拜師遊學,也好借此機會增長見識。可歎唐母老早死了丈夫,孤兒寡母的直到誌成十多歲。唐母原先想要為自己死去的丈夫守一輩子的寡。可是家中日漸貧寒,入不敷出。而那次家中失火,家裏又損失不少財物。這些年母子倆的營生,全靠丈夫留下的財產過活。日積月累,家財也快耗光。唐母思量兒子還未長成人,需要資財來讀書。又想兒子沒有父親,兒子怕會缺少陽剛之氣。所以,一頂紅轎抬過,唐母便改嫁了。唐母的改嫁在唐誌成心中振起了不小波瀾。他原先想著自己的母親是位名副其實的貞潔烈女,而自己的母親之前也一直對自己說要為父親守一輩子寡,但現在卻沒有。從小一直在封建禮教浸染又熟知孔孟之道的唐誌成很受不了。當然,唐母並沒有向自己兒子說過家中情況。但不管如何,唐母與唐誌成的關係冷些。唐誌成請安也不像之前那麼熱情了。見到新父親也隻是象征式的請安。這讓唐母很是無奈又倍感心酸。不過兒子仍然像之前那樣愛讀書,也主動結交外邊同齡的學生。並且時常與他們出去。到唐誌成年長些,唐母想為他找一門親事。就私下裏打聽哪家的姑娘比較好。這些唐誌成也並不知道。唐母是很賢良淑德的人。唐母早些年做姑娘的時候,繡得了女工,也燒的了一手好菜。所以她想自己以後的兒媳婦也必須是一個賢良溫柔的好姑娘,至於像福順酒樓大小姐精明幹練一樣的,唐母也就沒有考慮在內了,甚至說還有點反感。不過,大小姐精明還不隻精明到生意上去了,她討好人還不隻一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