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九章 印刷(二)(2 / 2)

人走了,楊恒就在這裏參觀了起來,他發現,在架子上有幾種的油墨,還有幾摞紙張,而且每種紙張都不一樣,尤其是在一邊還有幾摞的蠟紙,還有幾根鐵筆,不過這鐵筆卻是跟楊恒相像中的一樣,他在蠟紙上劃了幾下,發現這蠟紙製作的很好,接著他就拿著蠟紙,還用手指蘸了一些油墨,挨個試了起來,“嗯,就是這三樣了,油墨蠟紙,還有紙張那是絕配呀,”楊恒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油墨蘸在了手指上,然後甩掉多餘的墨滴,於是就跟後世的印泥一樣了,然後隔著蠟紙往紙張上按,有蠟紙透墨性差的,不用,有蠟紙刻畫困難的不用,而底下的紙,有洇墨的,不要,這種或許寫字是最好的了,稍稍的擴散,讓字跡顯得更加的好看,這要比楊恒前世了解的半生宣洇墨差,比熟宣的不洇墨要多些洇墨出來,也就是說處在半生宣與熟宣之間的一種紙張,不過這種紙張能不能耐儲存還是一種問題,不過這個時代有宣紙麼,是不是先把這個也製作出來,還是算了,給後人留條路吧。

可這種紙用在小字方麵就不成了,先記下來,以後可以讓學生們寫字作畫用,這種紙,不好,有些脆,雖然說不洇墨了,可太脆了,經過學生的手後,也許很快就壞掉了,沒有價值,還好,還好,有一種紙是能用的,不但不脆,還不洇墨,它用來油印是最好的,甚至是寫小字也是最好的,為啥呢,不洇墨的話,寫起來才清楚呀。

“小郎君,棉布拿來了,管家還讓我帶來了一個針線娘子,你看需要她在這裏麼。”“嗯,管家做的不錯,我前麵忘記囑咐你了,去到外麵叫一個木匠過來。”

滾子很好做,可也需要幾個工種來配合,不但需要木匠,還需要鐵匠,也需要針線工,鐵匠需要打製一個子型的彎鐵棍,而木匠的活簡單,隻需要做一根中間帶孔的短木棒就成了,針線工則是縫製一個雙層的棉布套子,能緊緊的套在木棍上,還有一疊棉布縫起來,然後放在墨水裏麵,滾子隻要在這層棉布上滾一圈,就會吸上不淡不濃的墨汁了,這樣就是印刷第一張也不會洇墨,印刷幾張以後,會整體沒了墨汁,而不會說有濃有淡的了,在熟悉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有很多人能夠操作這個油印機了。

“這要了有什麼用,這字跡既不好看,也看不清楚,你這麼長時間就做了些這個呀。”得,楊恒沒有得到表揚,反而讓李綱唾棄了。

“我說李師,你有沒有覺得,如果我們印刷一部分這樣的書籍發給學生們,他們在上課的時候人手一冊,會顯得更加好一些呢,不然當老師在前麵寫的時候,有的同學寫字慢,就要在課後抄寫他人的,反而在學習上會有所耽誤呢?甚至還會影響老師的上課。”

因為黑板跟粉筆的利用,老師們上課都會在上課的時候先抄寫課文下來,如果一個版麵抄不完的話,會擦掉再抄一個版麵的,這樣不但耽誤了老師的時間,也耽誤了學生的時間,就是書寫,也沒有練出什麼來,反而對書寫還有所影響,為啥呢,這是要追求抄寫的速度,自然就不會認真的寫字了。

“那就試試看吧,不過我保留反對的意見。”得,李綱竟然學會了楊恒的一些口頭禪,因為平時一旦楊恒跟這些人有矛盾的時候,可他又不知道誰對誰錯的時候,就來上這麼一句,我保留反對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