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沒想到的是,經這些老狐狸們這麼一鬧,他們有大部分人沒有達到他們的目的,可為楊恒提供了一個思路,甚至提供了很多的工具出來,那就是帳篷書院落成了。
帳篷書院,正好讓孩子們提前入住,就是老師們也可以提前入住,甚至他們不用住在帳篷裏麵,隻要在這裏授課就成了,可楊恒沒有想到的是,從李綱開始,到下麵的其他的老師們,都是願意跟孩子們一起入住在帳篷裏麵的,他們的期望是看著書院就這麼一點一滴的建造完成,以後他們就可以說,這個書院是他們看著建成的,就是老李綱也沒有脫於俗套,甚至他更加在乎這個名聲,書院的元老,而孫道長,以及袁道長的想法是要選擇好自己的傳人,那就更加不能離開書院了。
不過孫道長並不是固定在這個地方的,他在外麵的村子裏麵有了他固定的一個醫所,平時都是交給招來的幾個醫生打理的,一旦出現什麼疑難雜症,或者是病者指明要讓孫道長醫治,其他都是讓這幾個醫生來診治的。也許有人會說,這幾個醫生會不會把孫思邈的名聲給砸了。
不會的,如果說是他們自己開診所,也許他們會做出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來,也就不懂裝懂亂開藥,而跟著孫思邈,他們高興都來不及,還敢亂開藥,不懂的,甚至是他們有些莫不清楚的病症,他們都不會醫治,都要安排人去找孫思邈來治的,正好他們可以跟著學習一些門道。
而孫思邈,那絕對是一個有良心的醫者,他不會說有所保留的,這個世上誰學會了還不成,能讓生病的人少一些,才是他最大的願望所在,可惜,無論是這幾個醫生,還是他選擇的那幾個藥童,都不是特別靈巧的人,很難在醫術上有所進步,有所發展的,從這裏,可以看出中醫,那是最難學的一種,而也是從這裏,楊恒都有些懷疑,這中醫到底是怎麼來的,也就是說那個最科學的解釋,就是說中醫是在人們長期的生活中總結出來的,楊恒反而認為這並不科學。
當每提到一個曆史上的名醫的時候,都會說他是苦學了前人的經驗,然後才成名的,可這前人的經驗是這麼好學的,還有就是最早的前人是誰,他的經驗又是哪裏來的,不要說什麼口傳身受,也不要說是看書看的,要知道古書可是竹簡做的,要讀多少竹簡才能讀出一個神醫來呢,還有,你隻讀竹簡就不要斷字了麼,這字斷不好的話,就能夠分析清楚病症麼,很難,所以,在楊恒的心中認為,黃帝內經中所說的上古人,至人啥的,應該不是所謂的華夏的古人,而是另外的一個族群,是他們傳授下來了中醫的,而這些在曆史上出現的神醫,也都跟這些人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否則他們不會學習這麼快還有,也不會在現在都研究不出來一些古代醫學的事情,都要把中醫稱之為巫醫了,其實也就是說中醫主要是靠蒙的,還有靠安慰劑來治病的,這是一個疑問,楊恒想從孫思邈的身上來發現一點什麼。
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情,眼前楊恒還需要對學生們進行安排,對於以前家中的孩子來說,很簡單,都按照他們各自的班學習就成了,可這些新進來的二代們,楊恒還需要對他們摸底的,不過這件事情就不需要楊恒自己來做了,第一步,先把他們給放在啟蒙班中,啟蒙班的老師會選擇出需要啟蒙的孩子留下來,而不需要啟蒙的則往普通班轉,這麼辦,反而要比給他們考試來的好,至少可以讓老師們能夠全麵的認識他們的學習,真正了解他們的情況,如果考試判斷的話,那就很片麵了,也許啟蒙的孩子碰巧會初級班孩子的題目呢,難道再把他們從初級班裏打回啟蒙班不成,那樣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的,而從啟蒙班上來呢,就像打遊戲打怪一樣,每打完一個怪,就提高以及,孩子們會時刻處在學習的興奮之中,甚至會為更進一級而歡呼雀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