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泥塘歸來,楊恒又在豐伯的帶領下看了一遍新來的莊戶的家,當楊恒看完之後,什麼老爹的軍營已經不惦記著去了,反正現在去也是老爹整合這支隊伍,不去,也是要整合這支隊伍,其他的現在什麼還不能做,那麼,楊恒現在最需要的是布置自己的家園了。
不知是自己的家園,還有那所有的士兵的家園,士兵們也都年齡大了,有的是有家的,他們也已經出來十多近二十年沒有回過家了,不是後世有句詩說的好麼,“……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裏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雖說這首詩是杜甫寫的玄宗時期的事情,可這跟這些士兵也是有相合的地方的,雖然沒有裏正與裹頭,或許是被逼無奈當了響馬,或者跟著了各路反軍,可廣後期,又跟玄宗的某個階段有什麼區別呢?
所以,接下來幾天,楊恒是帶著豐伯,騎著馬,圍繞著周圍轉了一個遍,因為老爹還有李二的一個命令,那就是給這些士兵們都安下家來,雖說這些士兵並不是多麼出名,也沒有什麼大的能力,可也算是隨著李二南征北戰,打下了一個大唐的江山來了,那些李淵起家的兵,此時也許是回去享福去了,而單獨剩下了這麼一支降軍的存在。
在幾天的轉悠之後,還有跟當地的百姓經過仔細的詢問之後,楊恒終於選定了有十個建村的地點,甚至楊恒都給起好了名字,叫做新塘一村,到新塘十村,愛咋地咋地,我就是以這口爛泥塘為中心,給建上這麼十個村子,大的地方能夠住下一千二百多戶,小的的地方也能住下七八百戶,還有周圍近百萬畝的田地,也都讓楊恒給劃了下來,還好,這個地方一直都沒有搞清楚田地的歸屬問題,李二也沒有敢給封賞出去,這就便宜了這些士兵了,還有就是在楊恒選擇的這些地方有不到千戶的人家居住在這個地方,楊恒也順便把他們給歸攏到了這十個新村中去了,甚至楊恒都跟他們談好了,每家給他們建設一座有四分地的宅院,等建設完畢,他們直接拉著席,扛著鍋帶著老婆孩子就可以入住了,而且還一文錢也不要他們的。
楊恒知道李二已經打算給一部分錢財來安置這些士兵的家了,不過估計不是很多,可有一點那是肯定的,就是不多,那也一定會有的,這就是楊恒一直以來沒有經商的原因所在了,一旦楊恒手中有了錢,也許李二會看上他的錢財,這樣反而會開了一個壞頭,朝廷一旦沒錢,就朝著下麵的商人來要,遇上一些操蛋的皇帝,那還得了,不能開這麼一個壞頭出來,不過可以變相的提醒一下李二,可以把商稅給提高一些就是了。
建房,自然是楊恒的四位叔叔們都承包了,在楊恒劃下這十個村落之後,建築隊也都有了,就是從這不到千戶人家裏麵選取,這也可以給李二一個報告,就是把這千戶最近的一些勞役給轉在老爹的手下來,這樣,楊恒叔叔的建築隊就後有一部分免費的工人了,甚至連夥食都不要管,不過過了勞役期的村民,那自然要給工錢,還要管飯了,這樣,李二給的一部分錢財就起到作用了,還有就是燒磚燒瓦,也可以在附近尋找煤炭呀,那樣又有了一樣免費的燃料呢,就是要動用一些勞役工而已,還有建房用的樹木,那就用一些圍在圈內的田地上的樹木了,不過一些重要的地點,還有一些大小的山上的樹木是不能動的,就是能動,也要十中抽一,而且還要在三年之內補上被砍去的樹木,在此事上楊恒也不想給了、後世留下一個罵名出來,什麼破壞水土之祖啥的。